朋友圈作文2000字優秀範文3篇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朋友圈”逐漸失去了它的樂趣和溫暖。朋友圈泛濫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直接、更走心的交流。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朋友圈”的作文吧。

朋友圈作文20xx字優秀範文1:為什麼我們再也不願在朋友圈說話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朋友圈已經不再是“朋友”圈,裡面有了同事甚至上司,有客戶或者乙方,有某次飯局上“掃了一掃”的不熟悉的人,有某個群里說過幾句話然後互相關注的陌生人,或者因為某件事要聯繫而臨時加上的人——有些甚至連面都沒見過。

有天,一個很久沒聯繫的朋友問我最近怎么樣了,說“怎么都沒看見你更新動態了”。我知道她說的是朋友圈,回答說因為最近都沒啥大變化或新情況,所以就沒有發什麼訊息。

退出對話視窗後我點開自己的微信相冊看了眼——因為近期沒發什麼內容,一划就劃到了大半年前。相比起現在,我以前還真是個話嘮。看了一部電影,會在朋友圈寫長長一段觀感;和一個很久沒見的朋友吃一段飯,會回憶一下與之的相遇相識;即便是一次花落或一陣秋風,都忍不住寫一段三行詩;還有遇到不順心或挫敗後的抱怨、吐槽、負能量……還真是把這裡當成了一個可以記錄生活點滴的地方。

而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漸漸地不再在朋友圈裡發這些配圖的文字了。最多也只是隨手轉發一下某個時事熱點或娛樂事件,寫一兩句無關痛癢的話甚至連文字都省略了。

於是,我在朋友圈寫了一段話,表示了下這樣的改變。好友Carolyn看到後說,她也是,越來越少在朋友圈發東西。我文藝而矯情地說道,那是因為我們現在內心更加充實了。她很直白地回復我:“充實個鬼,是微信里加了太多不想加的人,越來越不方便發而已!”

哈,她一語道破天機。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才不是什麼內心充實到不用在朋友圈傾訴,也不是生活忙碌到沒有時間,而是我們的通訊錄里多了許多與我們的生活不相干的人,而我們的這些想法、情緒潛意識裡根本就不想被他們看到。

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朋友圈已經不再是“朋友”圈,裡面有了同事甚至上司,有客戶或者乙方,有某次飯局上“掃了一掃”的不熟悉的人,有某個群里說過幾句話然後互相關注的陌生人,或者因為某件事要聯繫而臨時加上的人——有些甚至連面都沒見過。

我們的“朋友圈”逐漸失去了它的樂趣和溫暖。我依然還記得曾經忽然發現本來失去了聯繫的舊友加我的提示並且再見到他/她的近況時的激動和感慨;也記得看見某人下面有另一個朋友的留言而得知我們原來有共同好友的驚喜和意外;還有心情不好或受挫的內容下,得到朋友們的安慰和鼓勵,甚至在路過我的辦公樓下時為我帶一杯咖啡的溫暖和感動。

但是現在,我必須接受,當微信用於聯絡通訊的功能越來越普及時,就別指望它能再起到交流情感的作用了,甚至是別一不小心起了反作用。就像有次我在一個閨蜜發的照片下寫了一段閨蜜之間的對話,我們的一個共同朋友看到後,自以為某個意思地回復了我。我說話向來是個直性子,恰恰那天心情可能不太好,就語氣略生硬地告訴他理解錯了。然後,我就發現那個人把我拉黑了。

朋友小K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她因為工作關係缺席了同學S在老家的婚禮,大概半年後,她在朋友圈裡很期待地說要去外地參加另一個同學的婚禮。結果這條文字被S看見了,S留言很生氣地說小K這么積極地去外地參加別人的婚禮卻不參加她的,真不夠朋友,並果斷地禁止了小K。小K 看了後,百口莫辯,真是又委屈又無奈。

再講一個小Y的遭遇。有一次她的兩個同事聊天,同事A說小Y最近好像談戀愛了,因為發在朋友圈的東西特別多愁善感。同事B說,她怎么從來沒看到過,於是點開微信一看,發現原來小Y把她設為不讓看朋友圈了。後來小Y知道了這件事,每次面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事B,都覺得彆扭又尷尬。

記得有一首歌里唱:“有些故事 不必說給 每個人聽,有些情緒 是該說給 懂的人聽”。而通訊錄里這么多不是“懂的人”的人,禁止他們若被知道了似乎更麻煩,於是,為了避免他們因“聽不懂”而造成的誤會,為了不用費心費力地去維護表面的禮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發言。

同時因為加了越來越多的人,我們也越來越多地被“看到”各種與我們無關的生活、各種我們並不需要的信息,分散了精力,浪費了時間。於是乎,採取與“不說話”相同的處理方式,那就是開啟“不看此人的朋友圈”。

忘了在哪本書里看到過,說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在一段時間裡面能維繫的朋友關係至多只有15個。我們總是誤以為把某個人加進自己的通訊錄,他/她就成了自己的朋友——這種錯覺如同我們買了一本書放在自己的書架上,就以為自己看過了這本書似的。好友小嫻有次和我抱怨有個人在很多朋友的照片下的評論都是類似幾句話,我笑她怎么會介意這個,因為人家的評論根本就是不走心的呀,“你自己覺得你跟這個人熟嗎?” 。

是啊,我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深交的人卻越來越少;點的贊越來越多,其實是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通訊錄里的名字越來越多,卻漸漸失去了我們真正想關心的人的訊息。我們偶爾轉發一條當下最熱的話題表示下合群和互動,但不再會提起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真實想法;我們習慣在某個人發的照片下說一句“改天聚聚啊或找個時間一起去啊”,然後,便沒有了“然後”。有時候,忽然的一個瞬間,我們會想起很久又沒有某個朋友的訊息了。

記得以前還看過一篇文章叫作“住在手機里的朋友”,說的是通信時代,我們習慣互相交換手機號碼。我們的手機里保存了很多人的號碼,但是除了逢年過節群發的祝福簡訊,便再無交流和往來。直到某一天,其中一個人手機被盜或換了手機失去了對方的號碼,便又重新變回了茫茫人海之中的陌生人。而在比通信時代更加快餐化的網際網路時代,在通過螢幕就能對話,戳戳手指頭就能點個讚的社交工具里,我們似乎更容易漸行漸遠。

我有些懷念可以在朋友圈暢所欲言的時候,也有些遺憾,但這改變不了我再也不想在朋友圈說話。還好我一直是個對舊事物舊方式有些偏執的人,所以,我一直非常老土地記著朋友們的電話號碼、手機號碼;我依然每年都會更新好友的通信地址,用看起來有些古老的書寫的方式,來傳遞我想對他們說的話。

其實遇到一片晚霞一陣清風的時候我還是會碎碎念,只不過我寫在了微博里;看完一部好的電影我還是會有很多想法,只不過我發給相同的電影愛好者;做成了一件事或收到一件禮物的時候我還是很開心,只不過我直接告訴某個人或者某個相關的朋友群。比如今晚我見到了一個從遠方來的老友,我沒有再在朋友圈裡發類似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感概,但我把重聚的快樂都直接都說給了這個朋友聽。

朋友圈泛濫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直接、更走心的交流。因為,沒有什麼比面對面的溝通更交心更有樂趣了。就像這一季的《爸爸去哪兒》吸引了很多人,因為真人秀里的孩子依舊是孩子自己,沒有假裝的表象,也不需要粉飾的太平,喜歡就是喜歡,不樂意就是不樂意,可以拉著手說“我喜歡你,我們做好朋友吧”,或者緊緊抱著對方說“我們是好朋友”,可愛,真實而純粹。

對了,那一次我寫在閨蜜照片下面的話是——在我老了的時候,我要天天去你家蹭飯。因為她發了一張令人饞涎欲滴的黃酒燒河蟹的照片。我真的希望,不管是現在還是老了以後,都可以打一個電話就去好友家吃飯,而不是在一張圖片下互相留言;我希望朋友們想要聚會時,定下時間地點就能聚到一起,而不是聊天群里一長串對話下的不了了之;我希望我的老朋友們,雖然可能幾年都不曾聯繫,再次見到時依舊像從未分開過一樣。

朋友圈作文20xx字優秀範文2:朋友圈的真相

自從各類社交平台產生後,我們尋求被他人發掘和認可的欲望有了無限可能:人人網的頁面瀏覽數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受關注的人;微博上有成千上萬冬粉的大V告訴大家,我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微信更是開闢了供個人經營的公眾平台,告訴大家,我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冬粉數、瀏覽量、轉發率、贊、評論……我們開始用這些數字來衡量自己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價值,這些數字仿佛比它背後所度量的那件事更具有說服力。而自從有了這些數字,我的朋友圈裡仿佛每個人都成了占地為王的一方諸侯,時刻都在用一種貌似謙虛的方式展示著自己的優秀。

“這是我前一陣寫的稿件,又被轉載了。總有人約出書,到底答應不答應呢?”

“小夥伴非要給我做專訪,只好答應了,其實也沒做出什麼成就來。”

“最近又上了兩個節目,拍了美片,你們可不要說我胖啊!”

“諸事不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體味人生。”(附自拍)

而緊跟著這一條條新鮮事的,是評論里此起彼伏的男神女神、人生贏家。

前一陣一個大學學妹申請加了我,通過後一聲招呼沒打,一句問候未說,出於好奇,我點進她的朋友圈轉了一遍,差點就沒能回來:今天我接受了中央電視台的採訪……今天我創辦了創新性的公眾賬號……今天老闆讓還是新人的我獨自去談客戶……今天我之前寫的稿子被北大引用了……看得我後背起陰風,腦門落冷汗,滿心都是被年輕一代的優秀所捶撻的震撼:我活至今日,竟不知世上還有如此優秀之人。然而略略轉念,若是按鈕一划,將朋友圈禁止,你在我的人生中莫說捶撻,怕是連撩撥都算不上吧。

有時看到些自秀好感的言論,我總是想有一個匿名送雞皮疙瘩的選項,只可惜朋友圈的功能設定總能輕易地讓朋友“圈”了你,看不過去、懶得理甚至覺得噁心的,最多也就是不贊而已——誰會真的撕破臉皮告訴你“拜託美圖秀秀磨皮都磨平了的自拍就不要發了”或是“求你同一篇文章發在不同的賬號上就不要每次都自轉一遍了”,畢竟退一萬步講,大家都還是“朋友”。

在紛繁雜亂看不到背後真相的朋友圈,尤其是自媒體的存在,讓每個人都成了能講故事的人,把自己做的事說與他人聽,以此來體現:我的經歷值得被惦念,我的努力讓世界改變,我的人生絕不如水般寡淡,我的未來會讓所有人閃瞎眼。可是親愛的,如果這個瞬間,我禁止了你的朋友圈,你是否還能如此這般信誓旦旦?

親愛的朋友,請不要再把你自己的優秀說與我聽,這個世界之大,明眼人之多,我相信以你的出色,我會無法迴避那終有一日鋪天蓋地的影響力。若是我暫未接收到關於你的信息,想必你尚需再鍛鍊些功力。當然這些話是批判也是自我反省,虛榮的人性讓我們都無法逃脫對那些讚美之詞不能自拔的上癮。可羅素說:“我們為什麼而活?”

因為愛,因為對知識的渴望,因為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下一次,不如想想那甚至未曾有過手機的人群,他們仍在溫飽線上舉步維艱。所以請讓你的優秀散發到這個世界中去,最好能在人類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等到那一日來臨,我自然會發自心底地給你一個點讚的愛心。

朋友圈作文20xx字優秀範文3:到頭來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作者:渡渡渡大爺

一直以來,我覺得比起微博,微信更為可怕得多。

在現在這個見面說了沒幾句,就會熱絡地說“你有微信嗎”的世界,交換微信都成了一個基本禮節。有時候哪怕你不想,但是對方只要有了手機號,加你的微信易如反掌,那么你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

我媽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她不喜歡別人在微信朋友圈裡面老是轉發連結,有一次她很抓狂地指著一個人的朋友圈對我說:“這個人的人生中就沒有一點自己想說的話嗎?”

我想了一會兒,對我媽說:“也許不是別人沒話要說,只是覺得不合適說。”

以前剛開始用人人和微博的時候,一有不開心就會發上來。上課太困要發,作業太多要發,半夜複習還要問一句有人在嗎?不久前翻看了一下所有的微博,才發現自己原來發了好多現在看起來都很蠢的話,轉發了無數矯情的言論。以前覺得非說出來不可的事情,現在覺得也就那樣。

再也看不到有人會髮狀態抱怨說和男友吵架,質疑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也不會有人說一些生活里遇到的尷尬事,或是輕易地表達自己的憤怒。目之所及,畢業以後,朋友圈的味道就變了。留學的小夥伴們做起了代購,進了銀行的小夥伴開始每天發哪個產品的利率高,去他們銀行存錢怎么划算,貸款怎么便宜。進了外企的每天都是“滿滿正能量——Fighting”或是“品牌新聞”,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做回歸身心、做養顏護膚的,那就是每天都在刷屏的節奏了,宣傳自家的產品有多好,讓人起死回生、返老還童,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會不會相信。

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今天去哪裡吃飯了好幸福”、“今天去哪裡度假了好開心”,最差的也是“今天要做一個有收穫的人”,到處都是一片虛假繁榮,大家開始只po開心的事情,那么不開心的事情呢?

人長大了之後,朋友圈就再也不是只有朋友了,長大了,就算再難過,也不會共享情緒了。

那些一往無前的“我有話要說”,通通變成了“今天我很好”,倒像是那夕陽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以前那個會抱著我哭的唐再也不見了。會飛奔到我寢室和我擠一張床的唐消失了。她沒有了情緒化。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些懷念那時候的她。許是我也並不願意承認,在畢業之後我們不再那么親密無間,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很少見面,大多就是在朋友圈裡互相留個言。

唐,這是成熟了吧。

原來社交媒體,終究是為了社交而存在的。你無法在上面看到你朋友的真實生活,你無法了解到你的父母是否真的快樂。朋友圈也好,微博或是其他也罷,都是一句“請組織放心”的保證。如果真的還顧及他們的話,多給他們打打電話,多見見面,每一種都會比通過朋友圈點讚來得自然。

從前誤以為,社交媒體拉近了人的距離。現在卻發現,它把我們的真實越推越遠。破壞了溫情脈脈的交流,簡化了彼此間的體貼,我們住進了社交媒體,就像住進了一個玻璃房子,四周看到的都是拿著劇本的演員,然後我們也開始按照劇本來進行同樣的表演。

一開始沒想過,到頭來,朋友圈弄丟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