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不止開在春天

花兒不止開在春天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九年級(6)班的孫曉沁,首先我很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時我也很榮幸能夠代表我們班級來參加這次演講比賽,我演講的題目是:花兒不止開在春天!

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一面旗幟;也是一道風景。我們不應該讓他們感到孤獨與無助,而是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呵護,讓他們知道花兒不止開在春天,也可以開在他們心田的冬天。

尊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亘古不變的倫理道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尊老愛老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今有陳毅探母等潤人胸襟的故事,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相傳,自然界有種動物行為非常奇特,當它們的父母老的走不動了,它們會背上雙親出門覓食,並將得到的最美的食物獻給父母,很多人曾對這個傳說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當人們知道了一個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多年精心照顧無法自理的母親的故事後,人們忽然明白,有時候傳說並不是憑空杜撰。

五歲那年,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她送給別人領養,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她還是沒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養母在三年後癱瘓在床,養父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絕望中,養母企圖自殺,但她放在枕頭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她發現。“媽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著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媽就有家。”從此,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是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當別人家的孩子享受寵愛時,八歲的她已獨自上街買菜,放學回家給養母做飯。個頭沒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無數次卻從沒喊過疼。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替養母穿衣、刷牙洗臉、餵早飯,然後一路小跑去上學。中午回家,給養母生火做飯、敷藥按摩、換洗床單。時來不及吃飯,拿個冷饃就趕去學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務活,等服侍養母睡覺後,她才坐下來做功課,那時已經九點了。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她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臥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鐘。XX年,她上了山西師範大學。權衡之下,她決定帶著養母去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她著炎炎烈日上街發廣告傳單,拿到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買養母最愛吃的紅燒肉。“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過幫助,都被她拒了,她堅持自己照顧養母。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命運對她殘忍,她卻用微笑回報這個世界。有人說當今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用丟掉了許多東西。眼前的故事分明告訴我們照顧父母就是在照顧自己,孝,永遠不能丟掉!

還記得哈薩克族同胞有“還子”的習俗,父母養育了兒女,兒女長大後要把他們生的第一個孩子送給他們的父母讓孩子代替他們贍養孝敬老人。由此可見,孝文化是不分種族,不分國界,不分人與動物的,我們大家都應該孝敬老年人。

人人都會有年老體衰的一天,我們應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呵護。我們應該多為老人做好事。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談談家常,散散步,聊聊天。

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當孤獨與無助的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我們的手,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他們需要關心與呵護的時候,我們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不再讓他們感到孤單,讓溫暖的花兒在他們的心田開花結果,讓老人不再感到孤單!謝謝大家,我演講完了!(鞠躬)

新疆伊犁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初級中學初三:孫曉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