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

不知何時突然喜歡起了根據名著改編的老電影,這時腦中忽然浮現出了經典的《草房子》一書,便一時興奮地打開了電腦,播放起這部98年的電影。

主人公出生在一所國小的校長家,想當然六年的小學生活一定離不開他父親創辦的——油麻地國小,因為在這裡,主人公桑桑能想起天生禿頂的禿鶴,雖然想和大家相處,卻總是受到排擠,後來因為對尊嚴的堅守,而演出了讓人心酸的話劇;又回憶起曾經為了引起一名撲朔迷離的少女紙月的注意處處耍活寶;不僅如此,還為自己當年拆散開了白雀姐和蔣老師之間短暫的愛情羞愧著;突然心情沉重,想起當年從精神和物質的頂峰跌落到底層的夥伴王小康,為了幫助他讀書而偷用父親的本子遭打罵;以及平時一貫校長風度的父親因為自己身體而四處尋醫跋山涉水,流露出憐愛之心……

這一切如同一盤散沙由天真而又異想天開的桑桑貫穿著全文,流露出了桑桑這六年精彩的人生畫卷。

初見桑桑,便被他的幼稚童真所深深吸引著,若仔細想想,便會發現作為一個小學生或許他早已明白世間真情了。他明白許多別人不明白的事。他知道大晚上該去哪裡找陸鶴,知道如何去安慰受傷的心靈,甚至明白了蔣老師與白雀姐間的愛,還為了幫助輟學的王小康偷來父親引以為傲的評書來抄課本,甘願被打罵……在乾出這種事情的前提無疑是幾天前兩人玩火燒麥場時王小康敢作敢當維護了桑桑。

這無非是令我最感動的情節。

現實生活中,或許沒有幾個人會挺身而出“包庇”同伴,即使是同學間的友誼也不可能如此之濃厚,即便是長大了在市場打拚你認為生意上的夥伴會為你闖刀山下火海嗎?顯然不多。相反僅僅是兩個小學生就做到了這一切,或許只是那天放學在兩人互相騎著腳踏車,打著水漂,又在麥場考紅薯,對於童心未泯的孩子來說這已經足夠了。足以讓王小康自覺站出維護桑桑,足以讓桑桑為了讓王小康能學習而受父親挨打責罵。友情其實很柔弱,如同一壺水,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而不久又好似久別重逢般的友好。想必每個人都經歷過吧!儘管如此而那一壺水終究是澄清的,沒有任何雜物。而水是冰是熱就得靠自己,是相互幫助,相互合作,還是表面和善暗中卻不懷好意,或者只求別人的奉獻不會付出,若是坦誠相待你便會發現當彼此分離時心緒凌亂,時常有天涯共此時的感覺。

簡單地說,友誼之橋僅僅是一個物件的相連構成了所謂的一切。就好比桑桑與王小康之間的一輛腳踏車,紙月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送桑桑一條“龍”的項鍊。

一座草房子,寄託著一切,讓一個孩子懂得了友情,親情,愛情……當然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