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

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科普家,也是著名作家。他用盡一生觀察不一樣的生命,一年又一年觀察者小蟲子。觀察,思考,研究,記錄,可以說是他一生所在做的事,是他的執著,成就了他的夢想,並創作了一本具有人性的《昆蟲記》。

法布爾從小時候開始,就喜歡研究各種蟲子,問各種問題,可以為了一隻蟲子,而等上一天,寸步不離,長大後,他看遍各種蟲子,比小時候更愛這種小小生命,喜歡與蟲為伴。從無知的孩子變成懂得世事的大人,法布爾從未放棄自己從小的夢想,一直堅持到去世,這是一種怎么樣的毅力與執著,又或是有著對昆蟲怎樣的熱愛,令他這么一日復一日的過了一輩子。

法布爾把自己也當成了一隻小蟲,生活在蟲子的世界裡,別的蟲子去哪,他也跟著去哪,蟲子的生活,居所,食物,天敵,他無一不知。法布爾似乎有了“蟲性”,哪怕是蟲子的小舉動,也會被他所觀察。法布爾把《昆蟲記》描寫的很細緻,如“螳螂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這些我們所熟悉的熊蟲子,藏著許多小秘密,我們卻沒有發現。

蟲子的世界很特別!赤條蜂給卵留食物的時候,是讓毛毛蟲不能動彈,失去知覺,不一招斃命,殺死毛毛蟲,這樣,食物不失新鮮,又不會逃。讀完《昆蟲記》後,我發現了蟲子的大智慧,更像是人一樣,有許多“習俗”。

我並不擅長觀察,甚至不喜歡有一些毛毛蟲一樣的昆蟲,在讀完“昆蟲記”後,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昆蟲世界,有些蟲子看起來溫順,卻很危險。世界上任何一種生命,都有意義,蟲子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若仔細關注身邊的另外一個世界,另一種生命,可能會獲得很多樂趣。

法布爾用“人性”刻畫了“蟲性”,蟲子之間也有“情”,就像蜘蛛母親與蜘蛛寶寶的親情,母愛。蜘蛛媽媽用它生命最後的力氣,咬破巢的牆壁,把最後的生命獻給了它的孩子,自己卻永遠的離開了。看到這裡,我被深深觸動,我知道,母愛是無私,偉大的。這小小的蟲子,短暫的生命,卻蘊含著動人的情感。

《昆蟲記》對生命充滿敬畏,對“情”有了更加深刻的演繹。這一切都來源於生活,生活中有著數不清的,各樣的生命,我們要留心身邊的小小生命,發現各樣的小秘密。

噓,你聽得到它們的聲音的嗎?它們正在低聲談話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