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的堅守

李建新,山西省河曲縣人,父親曾在內蒙古鐵路系統工作,後來全家被下放回原籍。1981年,黨和政府落實政策,他作為待業青年被分配工作,成為陰山林場的一名正式職工,從此,沙窪溝站點就成了他一生的陣地,永遠的家。

雖然李建新個頭不高,其貌不揚,聲音卻出奇的洪亮。每當有人來砍伐、破壞樹木,無論是誰,他都會大聲呵止。如果不聽勸告,他就跟對方沒完沒了。因為只講原則,不講人情,時間長了,周圍人都知道他的脾氣,都很怕他,也就斷了砍樹的念頭。

生活中的每一天,不論春夏秋冬,不論颳風下雨,李建新都要順著蜿蜒崎嶇的羊腸小道,從溝底爬到山頂,再從山頂回到溝底,繞著林子巡查,哪裡有羊群進了林子啃了樹皮,哪裡有人偷砍林木,哪裡有村民扔下了菸頭,都難逃他的法眼。

因此,面臨各種危險不說,吃飯就沒個準點,什麼時候餓了,隨便搭建一個土爐灶,找些枯枝斷樹,就地湊合著做一頓。渴了,找一處泉水,用手捧著喝個夠。為此,有人做過粗略統計:每天,他最少要走30里路,30多年所走的路,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走四圈半。

2024年,林場在該站點新培育了幾畝松樹苗,樹苗剛露頭那會兒,大批的鳥兒老是來禍害。為此,每天早晨五點鐘,天還沒亮,李建新就跑到苗圃去看護。隨後,他發現鳥兒去得比他早。於是,他就改成凌晨四點去,趕在鳥的前面。後來,他乾脆帶上鐵鍋和速食麵住在苗圃那兒,晝夜看護。為此,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鳥見愁”。

雖然李建新幾年前就已正式退休,但因為這裡傾注了他的大半輩子心血,因此,徵得組織的同意,他決定,一輩子都不離開這條山溝,不離開這片樹林,還要用自己的養老金,不斷買樹苗、育樹苗,一直乾到乾不動為止。

這就是李建新,一位普通的護林員,今年65歲。33年來,他始終沒有離開過沙窪溝站點,傾情看護著250公頃的山林,被人們稱為“樹痴”。

他說:“我屬虎,我感覺自己就是一隻盤踞在山林中的老虎,一輩子看林、護林,守護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