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生活印象

京杭運河畔的千年古鎮塘棲,就是我的家鄉

運河湯湯,千年流淌,童年往事,總難遺忘。童年,是人生歷史的一個重要篇章。許多有作為的名留青史的人物,其童年生活印記,總是伴隨其一生的成就。作為一介草民,我的童年生活也為我打上了不可磨滅的印痕,使我的生活豐富而踏實。不慕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城市生活,親近鄉土親近自然,便是我的情感指向。

江南水鄉,河湖港汊,千年名鎮,風雅塘棲。一條浩浩蕩蕩的京杭大運河,聯繫了密如蛛網的大小河流,一個島,又一個島,所謂墩阜比比,稚柳垂楊,梧桐香樟,紫藤芙蓉,梔子冬青。還有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馬櫻花,秋天的蘆葦,冬天的殘荷,都是我們的風景。古鎮建築,主打徽派。斑駁的石庫門,悠長逼仄的弄堂,深深的庭院,一進一進又一進的充滿了吳儂軟語的民宅。走出弄堂,便是臨河的街市,廊檐通達全鎮,下雨天不必撐傘。河埠頭系滿了一條又一條小木船,四鄉的農民載來了新鮮瓜菜新鮮魚蝦,一笆斗又一笆斗,鋪滿了街市,營造起濃郁的古鎮生活氣象。鎮上有書場。書場是說大書的地方。說大書,其實就是蘇州評彈。評彈是兩人合作的藝術,一男一女。男的長衫,女的旗袍。男的多瘦削,女的多豐腴。男三弦,女琵琶。滿場嗑瓜子喝茶的人,柔美的喝腔和著絲弦,縈繞在場子裡,然後從花格子窗逸出,飄揚在凌霄蓬勃的弄堂里,讓人感受只屬於江南的那種無以言說的美。這便是我童年生活的風景了。

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季節,馬蘭頭、薺菜花、蠶豆葉,是求溫飽而不得的年代我們食糧的補充。六月荷花開了,滿眼碧綠,荷花搖曳,荷香清逸,跳進荷盪,在陰涼和馥郁中摸螺螄捉小魚。滿眼是墨綠的枇杷樹,亭亭如蓋。枇杷熟了,放學後呼上三兩同學,鑽進一望無際的枇杷林里,揀好的吃,把小腹撐圓了,而無瓜田李下之嫌,更無農民追逐之險。垂釣,更有一本萬利的樂趣。大頭針烤彎成鉤,系棉紗線上,又系小竹枝上,鉤上魚餌則為米飯粒,十根釣桿,排列河邊,不多久,便有大鉗黑色河蝦上鉤,晚飯加一碗鹽煮蝦,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運河畔長橋邊,是練就泳技熟悉水性的地方,瞞了父母,光了身子,在河灘邊練狗刨式,然後蝶泳、自由式、蛙泳、仰泳,雙手舉著踩水,雖不能比肩游泳健將,但也是風波浪里,自由自在。

我的家鄉塘棲,是我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