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的解讀

生命,亦生亦死,不過是換一種形態接著延續自己,只有軀殼內的生命足夠堅強,足夠勇敢,這樣才能真正稱得上生活一回。即使生命的年輪依然存在,如果沒有了追求,那只是依靠軀殼苟延殘喘的一段生存,稱不上是真正的生命,不過是一個空蕩蕩的軀殼罷了。

生命有著不同的形式,史書中曾記載戰國的李伯陽,西漢的楊子云,東晉的陶淵明,他們是淡泊名利的真君子;鐵血丹心的文天祥,抗擊倭寇的戚繼光,捨生忘死的鄧世昌,他們是殺身成仁的大丈夫;樂不思蜀的阿斗,陷害忠良的秦檜,賣國求榮的汪精衛,他們卻是只求一己之利的懦夫小人。這三種生命形態是對生活的不同態度,有著天地之別。浩然正氣流傳千古,倒行逆施定會落得遺臭萬年,是非自有公論,清白長留人間。

關於生命有著不同的解讀,但至少我相信生命的意義是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滿足與認同。那些感動中國的人物曾讓我流淚,或許白芳禮老人騎著三輪流淌著汗水時,心中卻是輕鬆的;張麗莉老師,她敢於用自己的生命去詮釋師德,換回的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最美”二字;遵循孝道的孟佩傑用微笑回報這個對她看似不公的世界。他們不只是感動了中國,更重要的是,他們喚醒了我們對真、善、美的認知。他們也許失去了很多,但同樣,他們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當白芳禮老人把自己積攢的辛苦錢傾囊相助貧苦學生時,他是幸福的,因為他覺得這是他生活的意義;當張麗莉老師把學生從車輪下救出時,即使自己失去雙腿,她也是幸福的,因為她覺得這是生活的意義;當孟佩傑承擔起家庭重擔,帶著母親上大學時,她是幸福的,因為她覺得這是生活的意義。世間的一切生命,不論是微小或是強大,是卑微還是高貴,只要按自己選擇的路不斷前行,讓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那么他活得便是有意義的,他就是幸福的。長虹貫日雖然短暫卻極為絢麗,蠟炬即使成灰至少也曾綻放過光和熱。它們是無怨無悔的,因為在短暫的生命中它們繪出了最美的畫卷。

而我也在沉思,生命的意義何在?生活的快樂何在?也許有人會說自己沒有衝鋒殺敵的陣地,也沒有金錢財富來幫助貧弱,很難找尋生命的意義。其實不然,樂觀向上、奮發圖強同樣是我們生活的意義。當網路上充斥著屌絲、犯二時,我們不應反思生命的意義嗎?人生的追求難道只有明星的奪目光環和享樂奢靡嗎?我們不應該有真正的追求嗎?真誠、博愛、奉獻、激情、勇敢……我們今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將成為明日中華騰飛之基石。此時想起一段經典的語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我輩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