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清明節掃墓作文【三篇】

【篇一】

今天是清明節,天上下著濛濛細雨,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中行人慾斷魂。”這句詩描寫得多么真實,多么能夠體現出人們過清明的悲傷心情啊!今年是我第一次去掃墓。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跟著外公外婆一起去了妙峰山陵園的等車處,看著等車處人山人海的隊伍,我的心情頓時由好奇變成了焦急。

在等了2個小時後,我們終於擠上了一輛大巴車,到了妙峰山陵園。找到了大大外公的墓地,我等著外婆把掃把拿出來掃墓,可左等右等也不見外婆把掃把拿出來,我忍不住問:“外婆,掃把呢?”外婆說:“沒帶呀,怎么了?”我生氣地叫到:“沒有掃把怎么掃墓啊!”外公外婆聽了,都笑了起來。外婆把我拉到身邊,對我說:“以前人死了都葬在山上,經過一年的時間,墓地上就會長出許多雜草,這需要去祭拜的人剷除雜草並打掃,所以叫掃墓。現在不一樣了,人死了葬在陵園裡,陵園的工作人員會把他們照看得很好,清明節來祭拜的人只要對逝者表達思念和感恩之情就好了。”

接著,外婆點燃了一對燭和一把香,讓我拿著香去向大大外公和大大外婆拜一拜,並說出自己想對他們說的話,我照外婆說的去做了,外公外婆也依次這樣做了。然後我們把帶來的鮮花插入墓前的花瓶里,還用紅漆把墓碑上的字描了一遍。等燭燃盡,香燒完,我們就結束了掃墓之行。

離開的時候,我在墓前輕輕地對大大外公和大大外婆說:“明年我還來看你們,還來給你們掃墓。”

【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國人民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們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著外公也來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著紙錢、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的東西來到太外公的墳前,首先我點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的墳上,接著我們就燒開紙錢來了,這是什麼味道啊!我不由自主的咳嗽起來,沒辦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會吧!到了最後,我們掛上了兩盞幡,放了一掛鞭炮便回到了在鄉下的親人家中。到了吃飯的時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問過他們後才知道在今天吃飯的時候要先“請”先人吃,然後自己才能動筷。這樣便顯出後生晚輩對前人的尊敬與懷念。

吃完飯我們就依依不捨得離開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給外公說出了我的疑問:”為什麼以前清明節都不放假,而今年卻定為法定節日?“外公微微一笑說:”唉!由於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崇洋媚外,只知道什麼聖誕節,愚人節的,失去了我們自己的文化節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後的子孫後代都不知道什麼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了!為了讓我們的文化長久的下去,國家把他們也定為法定節日,所以才會放假的。孫子,你長大後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記了我們自己的節日啊!“聽完外公的話後,我感覺到我們這一代任重而道遠,長大以後絕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喪失,絕對不能!

【篇三】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和爸爸帶著我去烈日陵園,我真希望能快快見到那些勇敢的英雄。

我們坐在車上看到了很多的小紅花、小草、小芽苗都發出來了……春姑娘真是來了啊!

不一會兒,目的地到了。我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介紹,介紹上面寫著:烈士陵園始建於1952年,墓區分為半圓形,分前後四排,裡面有728位革命烈士,分別安葬著242位烈士的遺骨,其中有革命烈士王德安等”九烈士“。抗美援朝中的”八勇士“之一侯天佑……陵園的中間是噴泉,兩邊是神道,綠化帶里都是松樹,意思是:”松柏常青,精神永存。

我們繼續向里走,發現一塊大石頭上面有毛主席寫得這樣的一句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繞過石碑,後面是烈士墓區,再往後走就來到了烈士紀念館。

在烈士紀念館裡面,我們了解到了許多知識。一進去,我們就看見了銅腐蝕畫《繼往開來》表示了:反映全國解放後,西安人民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繼往開來,科技、文化、衛生、城建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裡面有革命先烈的照片,有事跡介紹,有實物展,還有各種各樣的圖畫。其中“張華”這個名字已經深深的刻到了我的腦子裡,他為了救69歲的掏糞老漢,犧牲自己的生命,讓自己年輕的心跳永遠停止了跳動,犧牲時才24歲。“吳南”這個人是做鐵道工程的,有一次在楓樹埡隧道施工時,發生意外塌方。他為了搶救自己的工友,犧牲了自己。

聽了這些故事,我覺得這些英雄他們為了自己的國家而犧牲了自己,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同學們,你們應該怎么報答這些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