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見真情

盧龍縣木井鄉大李佃子中學  八三班 孫佳楠

指導教師:張永玲 

我的家鄉在盧龍,這裡是一個景色秀麗、風調雨順的地方。但今年,幾場多年不見的特大降雨卻幾乎淹沒了我們的村子。

今年暑假,我一直住在農村的爺爺家,村子裡有很多住戶的房子都是低矮的舊房。暑假中那場特大暴雨,讓家家戶戶的房子裡都滲進了許多水,有幾家的屋子甚至倒塌,最厲害的是雨太大都沒法住人了,人們都不願看到這樣的情景,災難面前,村裡的人都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人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讓給受災的村民住,有的則為他們送去食物和衣服等。全村人還紛紛為他們捐款、修房子,來解他們的燃眉之急。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大同”社會吧。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

由於盧龍縣遭受連續強降雨襲擊,全縣共有31.5萬人受災,緊急轉移災民3.2萬人。暴雨過後,盧龍縣委精心組織了一場賑災專題文藝晚會,並向全縣黨員發出倡議,已繳納特殊黨費的形式奉獻愛心,為受災民眾捐款。尤為感人的是,王家溝村村民王振軍聽說縣裡要舉辦捐款晚會的訊息後,特意帶上兩萬元現金,趕到晚會現場奉獻愛心,王振軍的語言樸實無華:“從我記事起,咱盧龍也沒受過這么大的水災,看著鄉親們受災,我心裡不舒服,能盡點力就盡點力!”據統計,這場賑災募捐專題文藝晚會共捐得善款210餘萬元。

家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為家鄉善良的人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災難壓不跨我們,作為中學生,我們已經長大了,在災害面前,我們也應該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伸出援助之手,為受災的人們送去社會的溫暖。同時,我們也要為構建和諧、美麗的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我們共同努力,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和諧!

教師評語:該文選材新穎,有立意,有深度。能用典型的人事說明盧龍人那種大愛無疆和面對困難勇於奮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