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棄”與“不拋棄”(九月調考作文)

一個運動會,卻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大多數同學在作文中表達的是“團結互助、頑強拼搏、勇爭第一”的感受,只有小李寫的是“最恐怖的瞬間”:自己跑800米,落在後面,無人加油,無人遞水。於是語文張老師給了小李一碗心靈雞湯:你看世界的角度決定了世界給你的溫度。

張老師的話,如果是針對小李過於絕望的情緒而言,有一定的道理。運動會上同學們的表現固然不友好,但視之為“最恐怖的瞬間”則未免放大了此類事情的負面影響。張老師想以此勸誡小李同學,要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世界,不要只看到“恐怖”,否則就很難感受到世界的溫暖了。

但是,我們從張老師的話里,似乎還可以看到勸慰之外的批評。其言下之意似乎是說小李感受到的冷落是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有問題,怨不得別人。這就有待商榷了。小李代表班級參加比賽,跑在最後,仍然不放棄,不放棄的人卻被他所代表的團隊拋棄了,你讓小李從哪個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才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度”?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有兩句很有名的台詞:不拋棄,不放棄。我以為說到了人生的節骨眼上了。人靠什麼活著?靠的就是自己的不放棄和團隊的不拋棄。

什麼是“不放棄”?作為人,不放棄心中的信念、理想以及應該堅持的原則,並為之努力與拼搏,不放棄任何任何心智成長的機會。這種精神也是人類能夠艱難前行的根本動力。項羽與劉邦,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不放棄的精神。項羽不可謂不英雄,但一經挫折,立馬放棄,不能面對現實,“包羞忍恥”,重返江東,再整旗鼓,留下千古遺憾。彭城一戰,劉邦56萬人的大軍被項羽以3萬軍隊打敗,而他卻能忍辱負重,重新來過,最後建立大漢王朝。小李代表班級出戰運動會,跑最難跑的800米,雖然能力有限,不能拿到名次,但他堅持到最後,這是“不放棄”。

什麼是不拋棄?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再強大的個體,也無法離開團體而獨自生活和發展。魯濱遜漂流到無人的島上,還要個“星期五”陪著呢。因此,不拋棄就是團隊對個體的基本態度。《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是個笨兵,啥都不會,但鋼七連班長史今和特種a大隊袁朗的沒有拋棄他,一個不斷鼓勵,一個不斷鞭策,使這個笨兵最後成為了兵王。小李在運動場上也算是個笨兵了,班級該如何對待他?老師給如何對待他?

所以,我以為,張老師的正確做法應該是,表揚小李不放棄的韌性精神,引導班級學會不拋棄的團隊意識,而不是倒給小李一碗油乎乎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