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下第二單元走進小說天地

單元寫作目標

1.通過綜合性學習感受小說魅力,學會欣賞小說的內容和藝術。

2.能複述小說情節,介紹小說人物,敘述自己的讀書經歷和感受,儘量做到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3.在有所遵循的基礎上對小說作品展開合理的聯想,使小說更具有吸引力。

4.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學習虛構故事,嘗試進行小創作。

寫作技能講解

提起小說,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人物,一定給你留下過深刻的印象。根據個人的興趣和特長,題材只要小說有關就可以。你可以與小說中的人物對話,也可以和小說的作者,藉助語言文字,進行零距離接觸,也可以具體評說某部小說,當然,也可以寫成一篇小小說。

寫小小說,首先,要有創造性的立意。作家王蒙認為,小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對比、一聲讚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一種新鮮的思想。如果小小說寫得淡而無味,落入俗套,那么再短小也是冗長。如果有創造性和獨特性的內涵,道他人之未道,句句搔到癢處、打到痛處,那就獲得了成功。

其次,選取能夠“小中見大”的材料。小小說要在短小的篇幅中,包含豐富的內容,必須善於取材。它要選取的是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和概括力的某個場景、某個細節、某個側面,也就是能夠“小中見大”的生活片段。

再次,要精心安排結構。小小說儘管短小,但結構也求完整。它不是靠情節的複雜取勝,而是要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品。小小說結構的巧妙,突出地表現在結尾上。小小說由於情節單純,缺乏引人入勝的對發展過程的描寫,大都是瞬間鏡頭的閃現和勾連,這種情節特點,決定了它在結尾上做文章,用出人意料的結局來完成結構的構架。

中考真題連結

XX年安徽中考作文

狐狸想鑽進一個葡萄園,無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餓瘦,才鑽進了園子。在飽嘗了鮮美的葡萄後,卻發現自己又胖得鑽不出去,只好再餓上幾天,才得以離開。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餓瘦了進去,又餓瘦了出來,什麼也沒有得到。其實,這隻狐狸吃過了葡萄,也就獲得了一種經歷,擁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記憶和種種經驗。

只有經歷過,你才能得到最真實的體驗,這是無法從別人的傳授中獲得的。生活中,我們的經歷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敗,但不管結果如何,這些經歷都會給予我們一定的啟示,都能豐富我們的人生。這是十分可貴的人生體驗。

請以“體驗”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思路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中考中經常發現用小小說創作而獲得滿分的作文。特別是在越來越淡化中考作文文體的今天,新穎活潑的文體、別致奇特的內容,都會讓閱卷老師的眼睛為之一亮,從而為你贏得高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比如這個“體驗”話題,有一優秀作文《上帝找“體驗”》,寫帝在天堂呆的時間久了,躍入人間。“嗖”,一枚“戰斧”式巡航飛彈向上帝襲來。上帝就是上帝,一個飛身閃躲過去了,只是地上黃土飛揚還夾著血絲。上帝大吃一驚,高呼:“這是何世何地啊?”原來上帝跑到了戰火紛飛的伊拉克。上帝久聞中國大名,現在正在廣州轉悠。上帝看到每個人臉上都被口罩遮住,眸子中顯出一絲恐懼,上帝碰見了鍾南山,一問才知道中國遇上了sars。 這樣的構思就非常巧妙。

例文

曹阿瞞“夢”回赤壁

一考生

赤壁之戰,曹操損失慘重,狼狽逃回許都操心有不甘,次年揮師百萬,南下渡河,欲直取建業而後圖四川,孫劉兩家亦出兵十萬,固守建業。

時中秋將至,操思慮制勝良策,夜不能寐,遂秉燭讀書,不覺伏案成眠:門外忽現一人,隱隱約約,莫能辨認,操遂問日:“來者何人,安敢闖吾宅?”

“阿瞞小兒,吾乃汝父是也”操大驚,急忙伏地拜其父:“小子不才,不知父親深夜來此有何見教?”操父日:“因汝又將造下大孽,令吾不得心安也。”操驚恐:“還請父親明示”

“吾兒,汝何苦屢屢用兵,攻破孫劉二人耶?”操不敢答。良久,日:“今天下大亂!四方割據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吾自起兵以來。斬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東討西伐,南征北戰,今北方之地略已平矣,唯有江東孫權。晶州劉備,為吾心腹大患,必除之,方能統一天下,不負吾平生之志!”

操父問日:“汝可知為父如何落今日之地步?”操父乃因戰亂而為人劫殺,操如何不知。“一旦烽煙四起,百姓流離,生靈塗炭,苦不堪言。定同餘者數人,此之善哉?”操父遂帶操體驗一番。言畢,上前扯操衣襟。

操大驚,頓覺身體輕盈,悠悠蕩蕩,耳畔風聲呼呼作響。一盞茶工夫便至一處,操定晴一看,乃華容道上,操信步行來,但見血流成池,屍橫遍野,陰風慘慘,冷風颼颼,似有哭聲隱隱不絕於耳,操不禁毛骨悚然,汗流浹背,遂加快腳步,唯願逃離此地。

峰迴路轉,忽見前方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將那半邊天染得通紅,火光掩映之下,亂石穿空,驚濤裂岸,滔滔江水,奔騰不息,操視之,乃赤壁也,但見江上大小船隻不計其數,皆烈火熊熊,七零八落,船上人馬相互踐踏,慌作一團,加之中箭者,溺水被燒者,呼天喊地。其慘狀不忍睹也。操掩面而行,不敢正視,孰料,操後一人追來稱曰“操賊!還吾頭來。”操顧視之,乃一無頭將軍。操大駭,一時冤魂無數紛紛圍聚,爭向操索命。

操身陷重圍,左右突急切不得脫身。正無可奈何之際,空中忽傳其父聲:“吾兒快走。”操遂牽父臂,躍出重圍,東躲西藏,尋一僻靜之處,操猶自心驚膽戰,氣喘吁吁,以手扶胸半日,方得安靜,才知道赤壁之戰的慘烈,想那華容道上,一心亡命,無暇顧及,今日觀之,始覺慚愧不已。

操驚覺,乃噩夢一場,時交三更,皓月當空,萬籟俱寂,四野無人。其父之容仍歷歷在目,操遂幡然悔悟。

遂傳令各營,連夜班師,返回許昌。 

[點評]

此文作者熟諳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並能以三國故事為依託,編述曹操夢中被父親帶回赤壁,體驗戰禍的故事,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反戰思想。以重視歷史的形式關注現實,自然貼切,相得益彰。其次,作者將文言文用得靈活自如,寫起文章圓熟流轉,似行雲流水。此外,作者還能巧妙化用古籍中名句,增加了文章的內涵和文學性,使整篇文章厚實凝重。

創新作文訓練

[創新方略]:

1、故事新編。近幾年受到關注的故事新編類作文,就是這類文章。以歷史和神話傳說等為題材點染成篇的小說,一是以原著為基礎,加以改編創作,常見的有擴寫,縮寫,戲劇改小說和小說改戲劇等等。二是改編故事情節,並切合現實內容,作者不為原作所限,亦古亦今,亦幻亦真,將新編與現實巧妙地結合起來,化為奇文。比如把三國當成現在的三大類型公司,那么劉備、曹操、孫權之間又會發生怎么的故事?三是藉助原作中的人物及情節,為主題思想服務,在構思上已另起爐灶,只是把原作中的人物和某些情節當成了表情達意的載體,是真正意義上的“舊瓶裝新酒”。

2.續寫故事。例如,《心聲》中的李京京後來給他爺爺寫信了沒有?信是怎么寫的?何滿子後來等來了救星沒有?那救星是誰?

3.時空對話。例如,讓小說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等進行對話,讓他們不同觀點互相碰撞,自有一番奇景。比如,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可以讓未來人移植當代人的記憶,以未來人的眼光看待今天人類生活和今天的思想觀念;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可以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放在歐洲中世巳的宗教裁判所、中國的戰國時期秦始皇的宮殿里、四人幫的牢獄中羽改革開放之後的人民大會堂討侖,歌頌思想解放;以“誠信”為話題,可以把“誠信”放在商員、戰場和談判桌上,放在古代、現在和未來,演繹出蘊含深刻主題;以“規則”為話題,可以羅列出不同時代不同制度下不同規則,揭示規則的本質屬性。

[創新佳作]

最後一根稻草

張天天

這是一個美國的單親家庭。家裡只有一位母親和四個孩子。母親瑪莉非常關心自己的四個兒女,因為這是她唯一的希望。大兒子傑克已經14歲了,正在上國中,二妹安妮12歲,在讀國小。也許是家庭的緣故,傑克和安妮非常厭惡對方,甚至產生了某種意義上的嫉妒。為了一個布娃娃,他們會爭到撕破為止。

再過一個星期就是聖誕節了。為了讓一家人快快樂樂的迎接聖子耶酥的降臨,母親想了一個好辦法。這天晚上,媽媽召來了四個孩子說:“聖子就要降臨了,你們希望他降到我們家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想。”“如果想,從現在開始,我們就開始做一個搖床,你們必須每天都給家裡的其他人做好事,這樣你們就會得到一根稻草,鋪在搖床里,等到聖誕來臨,搖床里的稻草如果夠柔軟的話,聖子耶酥一定會降臨的。”

第二天傑克做好了搖床,媽媽準備好了稻草。晚上,媽媽寫了五張紙條,上面寫的是家裡五個人的名字,誰抓到紙上的名字,第二天就得為他做好事,媽媽先抓,看後切切地笑了,由於小弟羅伯太小,不認識字,媽媽看了他的字條偷偷地對他的耳朵說出了紙上的人名。傑克翻開紙條過後,沒有任何表示,默默地走開了。

一切都變了!早上,媽媽準備起來做早飯,但早飯已經整整齊齊地放在桌子上了;傑克的書包壞了,準備去告訴媽媽,誰知已被人縫好;安妮晚上睡覺時準備找睡衣,已經有人替她放好了;三妹珍妮的一道數學題目不會做,回來後已經被人給寫好了;小弟羅伯起床過後就去刷牙,轉身床鋪已經被人整理得乾乾淨淨了。所有的變化只是因為一根稻草。

明天就是聖誕節了。搖床里的稻草已經堆得像小山了。媽媽鼓勵孩子們說:“你們要堅持,等到聖子看到以後一定會到我們家的。”中午,傑克沒有吃飯,他跑出去了,媽媽發現後,就去找他,他躲在草垛後哭泣,說:“媽媽,為什麼每次紙上的名字都是安妮,每次在她睡前我都為她準備好睡衣,早上我都會為她疊好被子,布娃娃我都讓給她玩,媽媽我已經受夠了!”母親默默地對傑克說:“傑克,如果你覺得委屈,媽媽不強求你,最後一天,你可以放棄!”然後就悄悄地走了。終於到了晚上,媽媽在靜等一個人的到來,終於他來了,悄悄地放下了一根稻草走開拉。

最後一根稻草是傑克的!

[點評]

這是一個溫馨的故事,這是一個富有教育智慧的小說。母親的一個金點子,一下子改變了孩子們的心態,也改變了家庭的氣氛。故事告訴我們:事情的改變從主觀開始。文章用“最後一根稻草”,設定懸念,用“一根稻草”作文線索展開故事的敘述,故事曲折,結尾出人意料,人物形象鮮明。

寫作素材積累

作家談小說

不少人擔心千百年來,小說創作素材將越寫越少。對此莫言認為:“小說在多年的發展中,非但沒有出現竭流,反而變成了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小說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是無窮無盡的。如果說小說的創作源泉枯竭了,倒不如說是我們的智慧枯竭了。”

王安憶進一步指出:“評價一本小說的好壞,不是看它的故事有多么離奇曲折,有沒有塑造出一個鮮活生動的典型性人物形象才是成敗的關鍵。”遲子建在談到其小說《偽滿洲國》時,曾說過:一間大房子,走進一個人,兩個人,走進這么多人,每個人從陌生到熟悉,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過程。不同的人物個性正是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妙處所在。

作家個人有限的經歷常常制約著小說創作。當個人經驗用完之時,如何繼續保持靈感?莫言說:“作家們應該豎起耳朵、瞪大眼睛,繃緊每一根神經,將生活中有意義的零散的經驗結合個人以往的閱歷,慢慢地把他人的故事轉化為自己的經驗。”

美國當代作家談小小說——弗雷德·查普爾

小小說的兩個必要條件是:十分短小。兩千個詞就顯得太多和擾亂人心。令人憂慮不安。無論是幽默還是悲哀,都是小小說旨在產生的效應。即使這種小說提供了答案,也不可能是簡單的答案,它不應該給人以永久不變的印象。

精彩語段

於是,孔乙己上京趕考,竟中了頭名狀元,接著又入贅宰相府,位極權重顯赫一時。那天,孔乙己忽然想起要回魯鎮看看,早有師爺差役一陣風鳴鑼開道,知府、縣令誠惶誠恐,丁舉人、掌柜的坐臥不安。

孔乙己走出八抬大轎,款款步入鹹亨酒店。掌柜的三拜九叩請安,丁舉人負荊長跪不起,縣令知府拱手肅立兩旁。鼓樂齊鳴,鞭炮震天。孔乙己看著嚇得瑟瑟發抖的丁舉人,心裡得意之極,放聲大笑。

丁舉人頭碰地“嘭嘭”作響。孔乙己兩手輕輕一擺,說:“算啦,本官不與你計較些須小事。”丁舉人如獲大赦,更加叩頭不迭。眾人齊呼:“孔大人真是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哪!”(笑破紅塵——課文《孔乙已》新編)

【單元原創題目】

1、信任是人與人之間交往中值得讚頌的一種美德,也許你會信任最忠誠的朋友,也許你會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這種真摯情感正在逐漸消亡,也許你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另一種的信任……請以“信任”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小小說。

2.當代詩人舒婷在她的詩《流水線》中寫道:“在時間的流水線里/ 夜晚和夜晚緊緊相挨/ 我們從工廠的流水線撤下/ 又以流水線的隊伍回家來……/但是奇怪/ 我唯獨不能感覺到/ 我自己的存在/ 仿佛叢樹與星群/ 或者由於習慣/ 或者由於悲哀/ 對本身已成的定局/再沒有力量關懷”。請以“習慣”為題寫一小小說。

3.以“我最喜愛的一篇小說”為題,寫一篇文章,介紹小說背景,內容主題情感和關於小說作者信息,並寫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4. 在《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四大古典名著中,你最喜歡哪個人物,請你選擇你最欣賞的一個,寫出他的主要事跡和你喜歡的原因,或者故事新編,給這個人物再編一個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