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時代作文1000字

提到“共享”這兩個字,大家腦海里一定會浮現出共享腳踏車;共享書店等有一定公益性“共享服務”吧!今天,就跟隨我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共享”的利與弊吧!

“共享”,在一年多以前開始了發展,而且發展十分迅速,而共享腳踏車的利弊在當下是最為突出的了!

共享腳踏車,是為了人們出行的方便而孕育而生的,只需要下載個軟體,在需要時掃一掃車上的二維碼便可騎車上路了。這必然是十分方便的,尤其是對於年輕人而言,是一種新的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可是,伴隨著共享腳踏車越來越流行,繼“摩拜”之後,“ofo”、“享騎”、“小天”等各種牌子的共享腳踏車越來越多。這便引發了第一個弊端————-投放量過大。

是啊,現如今,滿大街全是共享腳踏車的身影。有點“站”在盲道上;有點“霸占”了人行道;更甚者,已堆成了一座“小山”。我家就住在漁人碼頭旁邊,一排排共享腳踏車已“霸占”了幾乎整條人行道,公車站那裡還好,可是別的地方已“慘不忍睹”,紅的、黃的、藍的、綠的……滿大街的人行道上停滿了各種牌子的共享腳踏車。這可苦了路人,有些人比較瘦,勉勉強強還能擠過去,可是稍微胖點的人因為不能擠過去只能走在非機動車行駛的道路上。這,便是第一個弊處。

有了一,必然有二。而這共享腳踏車第二個弊處便是有人用共享腳踏車撞了人後,而交警卻只能扣留共享腳踏車的事件了。

伴隨著共享腳踏車的風靡,用這種腳踏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而那些投放腳踏車的公司則賺了不少。只到有一次共享腳踏車發生事故,才敲響了警鐘————

“×月××日,×區驚現共享腳踏車撞人逃逸事件”。沒錯,正是這條新聞給了所有人一個警示。但由於事件已過去了很久,請原諒我忘了日期和地點。好了,言歸正傳,那次的共享腳踏車撞人事件給人們提了個醒。由於沒有此人的身份信息,而且那人棄車逃逸,交警也是很無奈呀!交警只能扣留住共享腳踏車卻抓不到肇事者。後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騎共享腳踏車闖紅燈,違反交通規則的人越來越多。還是摩拜那兒想出了解決之法————實名註冊;交押金。於是,違反交通法的人終於是少了一些。但是如果你去警局那看一下,還是有很多共享腳踏車“立”在那裡,沒人來認領。這,便是我認為的共享腳踏車的利與弊。

再說說共享雨傘吧!再我的認知里,共享雨傘帶給人們的只有利。如果哪天突然下雨了,人們只需掃一掃,便可以“租”一把雨傘回家。只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傘歸還便可。這無疑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嘻嘻,反正我再也不怕忘記帶傘了!

而共享書店,對於我這個書蟲而言,則是十分幸福的。在我印象里的共享書店,只是用來看書的,可是如今的共享書店,則是以“分享”為主的。大家可以把自家的舊書帶到共享書店讓他人借閱,同時可以在書店裡借閱自己喜歡的書。這無疑是一件又能讓大家借到書,又能讓大家學會分享的事。而弊端嘛,則是有些人不愛護圖書,會去損壞它們,這些,也是一直困擾圖書館的問題。

“共享”,“共”是“公共”,而“享”,除去“享受”,還有“分享”,而共享,也需要人們以一顆真摯的心去對待,而不是只因為不是自己的而不愛惜。比如說共享腳踏車,如果人們都認真停放便不會出現因為雜亂停放導致人行道不能走人的情況,同時也節約了公共空間;如果人人遵守交通法規,那便不會有那么多“丟車”現象發生了。我們既然使用的“共享”,那便要學會如何去愛護它們,如何去善待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