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山松的作文

黃山松生長在十分著名的黃山之上,生命力十分堅強,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存能力。為大家整理了描寫黃山松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描寫黃山松的作文篇1

黃山松的聯想

我的家鄉——黃山,有一種馳名中外、十分奇特的樹種生長在這裡,它就是黃山松。

黃山松生長在十分著名的黃山之上,生命力十分堅強,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存能力。不論是在如何貧瘠的土地上,它都能生存,即使是在幾乎沒有泥土和養分的岩石縫裡,它的種子一旦落入這裡面,它依然還可以生存下來。它可以用它強大的根系,不斷地延伸,努力地吸收養分。有時,有風神用冷劍不斷地攻擊它;有雪神用冰坨死死地壓著它;有雨神用槍林彈雨似的雨箭不斷向它射去;還有太陽神用兇狠的目光注視著它。但是它劈不倒、砍不動、射不穿、擊不彎。即使“損兵折將”,也毫不退縮,依然堅強的面對,勇敢的挑戰困難。

這就是我故鄉的黃山松啊!就是它把那種面對困難,不退縮、不放棄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想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了一個人,她就是張海迪阿姨,她不就和黃山松一樣嗎?她高位癱瘓,生活幾乎不能自理,但她不放棄生活,而是勇敢地面對困難,自己自學完成了大學的課程,閱讀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書籍,陽光、樂觀的面對生活,被譽為“中國的保爾”,她不就是黃山松的典型例子嗎?

這就是黃山松的精神,就是那種不離不棄、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即使失敗還依然面對困難的精神。在我的生活和學習中,不是經常會發現這種精神的存在嗎?所以,我們就要學習這種黃山松精神,做一個勇敢、堅強、永不退縮的青少年。

描寫黃山松的作文篇2

黃山松魂

黃山松魂忘川秋水古人道: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確,黃山的幽美林壑,嶙峋怪石,縹緲煙雲令遊人流連忘返。曾聽說黃山的松樹是堅韌有節氣的,我並不覺得。初游黃山,只感到那些松僅是“迎客”“送客”的禮儀小姐罷了。直到我登上始信峰,才被黃山松的魄力所征服,徹底改變了對松的看法。當年杜甫攀上始信峰才“始信黃山之五嶽絕頂”。峰上土層不過十多厘米厚,本以為黃山松再堅強不屈也得依靠土壤的滋養,其實不然,它的根完完全全嵌入堅硬的岩石。那樣乾燥、陰冷的石基中竟長出了婀娜多姿的樹幹。我改變了對松的生存環境的看法,肯定它的頑強毅力是它享譽世界的根本。古書中說:石裂為沙而產松,松三千年則化為石,黃山非峰不石,無石不松。松啊,山腳下的和風細雨你不要,半山腰的鳥語花香你不求,卻唯獨偏愛那岩石的縫隙。在峭壁懸崖上,俯視著巍峨的黃山,不屈不撓地挺立著,為黃山增色,就連身邊的小草都跟著你挺拔了起來。松樹藏於山中數萬載,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青翠,絕不因乏人問津而怨天尤人。你的志趣不在於“迎客”“送客”,而在於為大自然增一點生機。於是光禿禿的山岩上,松樹傲然生長,把黃山包裝成綠色的海洋。我改變了對松樹志趣的看法,不為功名利祿,不為名垂青史。

這正讓我想到黃山人。他們不正像黃山松一般紮根在貧瘠的岩石上,卻憑著那骨子韌勁建造自己的家園。鄧小平一聲“把黃山推出去”猶如開天劈地般響徹黃山。黃山人啊,幾十年開鑿山路,默默奉獻了一生,為家鄉帶來機遇和發展。我改變了對黃山人精神的看法,不再認為他們卑微,卻要向他們學習那裡堅韌頑強、能屈能伸,默默無聞的松的靈魂與節氣。

描寫黃山松的作文篇3

黃山松

早就聽說松樹有著堅強不屈的精神,還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正像陳毅元帥的詩所寫:“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因此,我一直想有機會看一下松樹。國慶長假,爸爸帶我去黃山,終於讓我領略到了黃山松的風采。

走進黃山,我們登上了第二高峰--光明頂。從上向下看,只見下面的松林一片綠色,隨著山峰的連綿起伏,像滾滾波濤,真可謂松的海洋。

被稱作黃山十六大奇松之一的“迎客松”,矗立在玉屏樓一旁。“迎客松”高約7-10米,它的松針極細,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迎客松的枝葉多數長在右邊,向前伸出,那樣子就像在向來自國內外的賓客招手歡迎。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棵長在石頭裡的松樹,那棵松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生長過程中一塊大石頭壓住了它。為了自已能夠生存,它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日日不斷往上長。終於,它靠著堅強的信念,穿透岩石,現在,已長得高大挺拔。這棵松樹受到了人們的嘖嘖稱讚,被稱為“破岩松”。

走著走著,天下起了大雨,氣勢滂沱,壓得我抬不起頭,心想:這么大的雨,松樹受得了嗎?不一會兒,雨停了,我抬起頭一看,那棵根系發達、松乾粗壯的“黑虎松”,一根兩桿、亭亭玉立的“連理松”,不但沒有壓彎腰,反而顯得更加蒼翠,松針上還掛著水珠,像串著晶瑩的珍珠。

黃山的松,以石為母,有的破土而生,有的繞石而長,有“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之稱。除了剛才介紹的那些,還有“豎琴松”、“雙龍松”、“鳳凰松”。即使你能妙筆生花,也難把“巧奪天功,美不勝收”的黃山松都給細細描繪。

我愛松樹,更愛那奇特的黃山松。它的美讓我讚嘆,它的品格令我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