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中考滿分作文:對話(三)

【真題】

根據題目,按照要求寫作。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

題目一:對話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式。對話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可以傾訴各自的心聲,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請你以“對話”為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記錄精彩的對話過程,可以描述對話產生的美好結果,可以闡述你對對話的認識……

題目二:《超級智慧型住宅》這篇科幻小說的結尾充滿懸念。男主人與房子之間的矛盾衝突會怎樣收場,超級智慧型住宅里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你發揮想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3)字數在600-800之間。

(4)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解讀】

今年的情境作文更開放,貼近學生的生活。打破去年只設一題的限制,將考生日常的開放式學習與考試評價形成良好的對接。名著閱讀與走進博物館都屬於學生開放性學習的內容,將“介紹名著閱讀經驗”與“分享參觀博物館的收穫”設為寫作情境,意在引導學生完成真實的語言交流任務,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與表現力。

今年大作文更有個性化。既有命題作文和又有創新作文,提供了兩個題目,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做出個性化的選擇。既考查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又考查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描述畫面(或情景)的能力。第一個題目為“對話”,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經歷、切身體驗以及心靈的成長。第二個題目承襲去年命題特色,突出創造性思維的考查。題目以現代文閱讀板塊中《超級智慧型住宅》為依託,請學生續寫結尾,展開對超級住宅的豐富的想像,思考科技發展與人類關係。為學生馳騁想像、展示寫作個性搭建了平台。

要寫好這幾篇作文,應從以下兩方面充分認識題目,才能充分發揮考生的寫作水平。

1.審清題目要求

情境作文是要求“分享同學們閱讀名著的經驗”或分享參觀博物館(或紀念館)的收穫。“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是怎樣獲得的。”明確寫作內容是先說閱讀收穫,再解釋獲得的方式。是班會上交流,表達要口語化,而且要有感染力。

大作文“對話”的提示語告訴要以“對話”為題目,“可以記錄精彩的對話過程,可以描述對話產生的美好結果,可以闡述你對對話的認識……”對話是敘事主體,可寫對話過程、結果以及對對話的認識。關於超級智慧型住宅的想像,要通過描述故事展現情節的發展。

2.審出選材範圍

情境作文題目明確要寫讀一部名著和參觀某座博物館(或紀念館),學生應該都有話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經驗;每個人在參觀博物館時都有個性化的感悟與體會,學生可以把真實的生活情境表達出來。對話則限制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以寫增進彼此的了解,傾訴各自的心聲,也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較大的一次對話,對象可以是同學、老師、家長等等。熟悉的生活便是寫作的素材。續寫文,必須依照《超級智慧型住宅》的思路,要寫男主人與房子之間的矛盾衝突的收場。

【誤區】

情境作文,易忽略個性化收穫體驗。

分享閱讀名著的經驗,以一部名著為例,寫出經驗,易出現問題是以作品介紹為主,忽略個性化的經驗。分享參觀博物館(或紀念館)的收穫,易出現問題是以介紹博物館內容為主,忽略個性化收穫,以及獲得方式的介紹。考生易忽略的另一點就是得體,就是符合班會交流或專欄介紹面對聽眾讀者的情境,應該口語化,自然流暢,而是僅用書面語。

大作文“對話”易審不準敘事重點。

如忽略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溝通,寫人與物、與古人書本的溝通。無視提示內容,把對話寫成聽教導,把對話放在局部,就寫幾句話,不能突出對話的重要作用。

續寫文易不合情理和邏輯。

續寫的問題是離開原文情境,不符合故事的發展和人物性格,離開原有文章,天馬行空,或故事情節不連貫,沒有邏輯性,難以自圓其說。

要避免上述問題,審題時要讀懂題目的導語以及要求,讀懂題目要求的選材範圍、寫作方法以及應有的敘述重點。

【範文】

對話

那次炎熱夏季的對話,讓我感悟了至今難忘的道理。

大賽將近,再加上夏天的悶熱,令我心情十分不暢快,與師父下圍棋時自然便很著急,下子落子十分草率,一會兒便殺到無子可下的境地。師父也看出了我的著急,便給我用新下的茶葉泡了一杯茶。

與師父對坐,師父說:“別太為比賽著急了,喝口茶吧。”我心情十分煩躁,一大口便喝了下去。苦澀、滾燙的茶液流入了我的咽喉,刺激得我將大半杯茶水噴了出來。我憤怒地對師父說:“師父,你怎么用這么燙的水泡茶啊!茶還這么苦。”師父微笑著搖了搖頭,呷了一口茶,喝了下去。說:“真的很苦嗎?是你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