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文言文命題思路解析

從XX年恢復全市統一閱卷以來,中考文言文的命題思路已基本固定,只有XX年伊始又增加了課內古詩文理解的內容。

對“XX年上海市中考考試手冊”中語文學科的有關“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命題思路解析如下:

一、能默寫規定範圍內的文言詩文

考試手冊上規定了打星號的41篇為默寫範圍(具體見附錄一),重點是名句和次名句。考查的主要方式是填空題,給上句答下句或給下句默寫上句,不考理解性默寫。每小題3分,共6題;評分標準也較松,錯一字扣1分,每題扣完3分為止。考生要多練習給下句答上句題目,因其屬於逆向思維。注意書寫字跡清晰,不能寫錯別字,不要多字、少字。此題是最基本的死記硬背的送分題。

二、掌握150個文言實詞的含義

範圍內的150個實詞具體見附錄二。考生要重點系統掌握一般文言文中常見的90個左右實詞,如兵、道、顧、好、見、舉、具、俱、論、名、去、少、師、食、使、亡、為、行、形、徐、許、易、余、遠、止、走、卒、作等,關鍵是系統掌握所有意義,如“兵”在整個國中階段有三個義項,一是兵器,二是士兵,三是軍隊,要把相應的例句記牢,在課外延伸運用中再逐一落實。有些生僻的會解釋即可,如鄙、徹、極、竭、遽、決、慮、漫、戚、涉、施、恃、湯、徙、貽、獄、御、周、坐等。

從XX年上海中考考題來看,150個文言實詞在課外文段中考查。在答題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組詞法”是基本方法,如XX年第12題的“具”組詞為“具有”。

三、掌握“之、其、以、而、何、於”等虛詞的常用意義和用法

說是考的“虛詞”,實際上考的還是這幾個虛詞中傾向有實際意義的意思(解釋)。如“之”主要考的還是代詞、動詞的義項,代詞可以代人、事、物,代人可以代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動詞解釋為“到”。“其”主要考的是代詞和副詞義項,代詞可以代人、事、物,副詞表推測的“大概”、表“反詰”的“難道”。“以”考的還是“用”“把”“憑藉、根據”等義項為主。“而”考的主要還是“但”“卻”“然而”錶轉折的義項。“於”考的主要還是“在”“從”等基本義項。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何”這個虛詞本身基本上還是實詞義項,是否是虛詞學術界還有爭論。

從XX年上海中考考題來看,虛詞是結合課外文言語句翻譯來考查,考生要注意題乾中“注意加點詞的含義”,即答題要具體到位,不能只答“它”,要答出“它”的具體指代。

四、掌握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學和文化常識

考試範圍主要涉及課內規定30篇文言課文的26位作者、朝代、作品出處、重要學派等,以唐宋散文八大家為複習重點。具體詳見附屬檔案三。

五、能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翻譯的基本要求是字字對譯、字字落實,重點落實“采分點”的解釋,“采分點”主要體現在150個文言實詞內、常用文言固定短語和不是150個實詞內但閱讀一般淺顯文言文經常見到的實詞。如XX年第13題“白者頻來顧視之”的采分點分別是“白者”“顧”“之”。當然,不是采分點處的翻譯大意要正確,明顯翻譯錯誤的應扣分。

翻譯句子時還要注意補足省略的句子成分的回響內容,要注意答出虛詞的具體指代內容。當然,達到“信、達、雅”最好了。

六、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文章的主要內容”指的是概括文中事件、概括文段的段義、概括文章的中心,通過概括主要事件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品質等。如XX年第11題的四個選項考的就是每段的段義。

七、能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寫作意圖”主要指的是“作者通過文章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這篇文章給我們什麼啟示”,答題時考生還是要先概括事件,再通過事件提煉人物具有什麼精神品質,然後圍繞精神品質答“道理”和“啟發”。

八、能理解和把握詩詞的基本內容和作者的感情傾向

這是針對古詩文理解的第7—8題的命題要求。這裡需指出的是“理解”不是“鑑賞”,因此難度不大。“理解和把握詩詞的基本內容”主要指的是對詩詞標題和詩句翻譯後的理解,命題字樣主要體現在“交代了”“緊扣了”“指的是”“意思是”“表明了”“看出了”等字樣。“作者的感情傾向”就是詩詞所表達的詩人抒發的感情,這是對是否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基本要求,因為詩人寫詩就是為了表達情感(情緒)的,例如《山居秋暝》寄託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天淨沙•秋思》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愁情。

綜上所述,中考文言文的四部分內容中“默寫”是送分題,必須準確無誤。“古詩理解”重在理解詩情,要盯牢明顯錯誤的理解。“課內文段”重點掌握文學常識、重要句子的翻譯和文本主要內容的理解。“課外文言文”選文的長度一般在120字左右,即100——150字,註解一般不會大於5個,畢竟是淺易的文言文。縱觀近8年上海中考卷還是以“寓言”和“傳記”類為主,也可稱為“筆記體”文段。一般考150內的文言實詞2個;翻譯句子一句要注意1個虛詞的落實;考查局部內容的因果關係,或圍繞事件提煉人物性格品質及其具體表現;本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或給我們的啟發。拉分主要在關於課外文段的最後一題。考生在複習時不妨尋找一些沒有被各區縣考過的文段,然後按照近幾年中考課外文言文命題的題型來嘗試自己命4道題並做答案,從命題角度來訓練是提高答題能力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