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語文作文素材8個小故事

一、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養成低碳生活習慣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洗臉、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家具、澆花等。乾淨衛生,天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還可以擦洗玻璃,減少使用污染環境的玻璃清潔劑;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乾,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還可以用來洗碗、手工皂的原材、曬乾後可吸異味;

5.出門購物,儘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膠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儘量自帶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儘量不使用冰櫃、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10.夏天開空調前,應先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自然更換,開電風扇讓室內先降溫,開空調後調至室溫25~26°之間,用小風,這樣既省電也低碳;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替代電子鬧鐘;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手機充電插頭;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而改騎腳踏車或步行;

6.使用電腦時,儘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式少些。

7.儘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節電,又可以增長知識。

二、湯石

有一個裝扮像魔術師的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向迎面而來的婦人說:“我有一顆湯石,如果將它放入燒開的水中,會立刻變出美味的湯來,我現在就煮給大家喝。”

這時,有人就找了一個大鍋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並且架上爐子和木材,就在廣場煮了起來。這個陌生人很小心地把湯石放入滾燙的鍋中,然後用湯匙嘗了一口,很興奮地說:“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點洋蔥就更好了。”立刻有人沖回家拿了一堆洋蔥。陌生人又嘗了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一個婦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盤肉來。“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無缺了。”陌生人又建議道。在陌生人的指揮下,有人拿了鹽,有人拿了醬油,也有人捧來了其他材料,當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裡享用時,他們發現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湯。

分析:那不過是陌生人在路邊隨手撿到的一顆石頭。其實只要我們願意,每個人都可以煮出一鍋如此美味的湯。當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眾志成城,成功也就近再咫尺。

適用話題:集體、團結、成功

三、快樂的啟示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說,在全球178個國家中,丹麥名列快樂國家的榜首。這引起我的好奇:丹麥有哪些地方哪個值得借鑑?

丹麥實行的是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從國小到大學學費全免,12歲以下的孩子,連 單都沒有,也不評選模範學生。學校的學習是快樂的學習,因為“學習,是丹麥人快樂的秘密之一”。老師與家長主張孩子發展天賦,不鼓勵比較。

現任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去教堂祈禱,僅帶兩個隨從就夠了。她甚至自己上超市買東西。在丹麥,要不是交換名片,根本分不出誰是領導誰是部屬,因為所有的老闆、領導都是自己伺候自己。

丹麥人職業也有分工,但農夫也好,工匠也好,部長也罷,都沒有明顯的區別。它的現任副總理是農校出身,部長不乏高中畢業者,但通過不斷學習,同樣可以擔當治國安邦的大任。

分析:如果孩子不再為學習而苦惱,職業不再有高低貴賤的區別,上司和下屬能平等地相待,人們的快樂感就會增加,就不會再有什麼心理健康問題。

適用話題:幸福指數、快樂學習,發展天賦、平等

四、弱點的價值

英國肯特郡阿什福德市男子喬治·里普雷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旅遊時被一隻致命的“黑寡婦”毒蜘蛛咬了一口,然而幸運的是,由於喬治體重超過127公斤,身上全是肥肉,蜘蛛的毒液無法迅速擴散,從而使喬治得以“蛛口逃生”,從死亡邊緣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

據說,當時50歲的喬治·里普雷只感到腿部輕微一痛,並沒有當回事。然而沒有多久,他的左腿就開始腫脹,本人甚至一度發生昏厥。第二天,當喬治來到醫院時,護士才察覺喬治腿上可怕症狀。醫生對喬治進行了血液檢測,證實他被一隻“黑寡婦”毒蜘蛛咬傷了。醫生對喬治說,他能大難不死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喬治說:“我的腳腫得就像廚房吹滿氣的橡皮手套一樣。”

醫生稱,喬治之所以被“黑寡婦”毒蜘蛛咬中後還能僥倖活命,是因為他太過肥胖,毒液沒法迅速滲透、瀰漫他龐大的身軀。大難不死的喬治說:“我不希望任何人再對我說應該減肥這樣的話了。”不過,儘管喬治撿了一條命,但蛛毒卻在他身上引起了淋巴水腫,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根本無法外出。幸虧喬治沒有減肥,否則後果不堪構想。

分析:世間萬物沒有真正的強弱之分,強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這是自然給我們的啟示。

適用話題:轉化、價值、生命、強與弱

五、成龍:實力比幸運更持久

從演死人開始

我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童星做起的。大約6歲的時候,爸爸把我幾乎是“賣”到了戲劇學校,從那以後就開始跟著師傅學京劇。那時候很苦,我只要有飯吃、有覺睡就很知足了。拍的第一部戲叫《梁山伯與祝英台》。最開始的時候我只能演死人,第一次演的時候,導演狠狠地罵我,“不要動,你已經死了,肚子還動什麼。”這時候我很沮喪,覺得自己居然連死人都演不好。後來我開始細心地琢磨,什麼時候應該吸氣,什麼時候應該閉氣,什麼時候鏡頭會對準死人,該怎么死,這樣,一次又一次,我終於成了“死”得最好的人。

六、管寧割席

東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園中鋤草,發現地里有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如瓦片,揮鋤不止,而華歆則拾起金子放在一旁。 又一次,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 自此以後,再也不以華歆為友。

七、朋友比狀元重要

唐代政治家、文學家白敏中在青年時,與疏言灑脫的賀拔甚是好朋友,兩人一起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王起欣賞白敏中的才學,想取他為狀 元,但不滿意於他與賀的交往。於是派人帶信給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於是就拒絕賀的來信,但是事後他又後悔了,就跑出去追賀將事情告訴了他,然後說: “狀元有什麼了不起,難道比朋友更重要嗎!”兩人於是開懷暢飲,王起知道後,反而一起錄取了他倆。

八、幫助別人

一頭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吁吁地請求只馱了一點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麼;可對我來說,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麼讓我幫你馱東西,我樂得輕鬆呢。”

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馬懊悔不已。

膨脹的自我使我們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我們同在生活這條大船上,別人的好壞與我們休戚相關。別人的不幸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相反,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