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作文搶眼開頭的寫作方法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作文的頭開好了,打開了思路,要寫的話就很順利地寫了出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搶眼開頭的寫作方法,歡迎大家參考!

【搶眼開頭的寫作方法】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作文的頭開好了,打開了思路,要寫的話就很順利地寫了出來。如果頭開得不好,就會思路閉塞,難以下筆。所以古人所說的“鳳頭”就是指文章的開頭要起筆不平。

第1種開頭方式是——設定疑問,引人入勝,這種開頭方式,往往在第一段就提出疑問,巧設懸念,或把事情的結果交代在先,使讀者產生急欲讀下去的願望。

第2種開頭方法是——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像敘事的文章開頭就點明事情的起因,或是直接說明文章所要敘述的事件,讓人一目了然。

還有一種敘事的開頭方法是——描摹景物,渲染氣氛。這種文章的開頭方法是從寫景、寫物入手,以此來烘托氣氛、突出中心。

總之,敘事文章開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我們要遵循如下原則:要緊扣中心,突出主題,不能起筆太遠,讓人讀了不知所云;要新穎活潑,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能陳詞濫調,生搬硬套;要有真情實感,不能空洞抒情,無病呻吟。

【如何寫好作文的開頭】

一、比較

題好一半文,開頭也一樣。考場作文的開頭段是閱卷者第一眼關注的地方,同標題一樣,有時候可以決定整篇作文的分數。那么,什麼樣的開頭段能獲得閱卷者的青睞呢?請看下面的開頭段:

第一組:普通與特殊

【文題關鍵字】我只是一顆塵埃/世界因我而造

A 地理課上我們學過一個知識點:地球的一般與特殊。當時我就疑惑,地球到底是一般的還是特殊的呢?我想現在大家都應該很熟悉:針對廣大無邊的宇宙來說地球只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天體。就拿太陽系來講地球也只是個繞太陽公轉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體積沒有水星木星來的大,離太陽沒有水星來的近,所以他是一般的。可是它為什麼又是特殊的呢?因為在千千萬萬個大大小小的天體中唯獨它孕育著生命,所以它是特殊的。

B 在廣大無邊的宇宙中,地球是普通的,但它是已知星球中孕育著生命的唯一,所以又是特殊的。可見,普通和特殊並不是永遠對立的,在普通中尋找亮點,普通也能變特殊。

分析:A B兩段有繁複與簡潔、散漫與明確之別,顯然,作為論述文,B段開頭更容易獲得高分。

第二組:重複與創造

【題目】有人說:重複是成功之母,義大利畫家達文西不就是從一次次畫蛋中走向成功的嗎?但87歲的中國畫吳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稱號時說:“如果畫,一定要畫出新的想法、新感受,重複自己是可恥的。”綜合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所感所思,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論述性文章。

A 又是一個新春將至的時節。我不由想起往昔那一年一年萬頭攢頭笑著火樹銀花的日子。人們愛著這漫天絢麗的煙火,因為每一個新春它們都化了不一樣的彩妝,銘刻著不一樣的記憶。若是年年皆是一種模樣,早被人們厭棄了。重複,不僅僅局限於僵化的程式,而是翻動著創造的水泡,積蓄著轉變等待迎接噴發。

B 新春時節,火樹銀花,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世間萬物,周流不居,但自然法則,總是昭然若揭:循環促成新生,重複方能創造。

分析:AB兩段有敘述和概括,曲折和流暢之別,A段重在舉例,B段節末點題,顯然B段更可能獲取高分。

二、總結

總結上述二組考場作文的開頭,吸引閱卷者眼球的開頭段首先要做到四個“最好”:

1.篇幅。最好不要超過100字,50字左右最適宜。閱卷老師看到長長一段放在開頭,心下就煩,對整篇作文的評估會失卻耐心。

2.行文。最好不要展開論證,如果舉例,也只要引出論點即可,分析也要留到本論部分。開頭段就展開論證是不懂論述文寫作的表現之一。

3.觀點。最好在段末或者句首直接點出,閱卷老師看第一段有一種期待:論點呢?論點呢?你在段首或段尾恰好點出,閱卷者就心安:觀點有了!

4.語言。最好用簡潔的短句和整句,力避冗長描述。簡潔的四字短語最為乾脆,有節奏,但要流暢通順,不能生造;用排比來打造整句是近幾年考場作文的傾向,但要注意最後一句一定是觀點句。

三、舉例

開頭段如何寫呢?張中行先生在《作文雜談》中提出文章開頭有“明說”和“暗說”兩種。所謂“明說”就是在引論段中開門見山,一語破的,明確提出論點。我們可稱之為“開門見山式”。

1.開門見山式,如:

①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談骨氣》)

②力氣是有限的,而智慧是無窮的。做一件事,往往用力不能取得成功,用智慧卻能達到預想的目的。(《智慧大於力氣》)

③無論做什麼樣的領導工作,既要有專門的學問,又要有廣博的知識。前者應以後者為基礎。這個道理十分淺顯。《歡迎“雜家”》)

①是一句話破題,直接提出中心論點。②③雖有兩句話,但句意都是相承接的,中心論點的提出也是直截了當。可見“明說”,一般只用1-4句話,其中一句話必然是論點句,其餘句子或者解釋,或者承接,或者對比,都是為了突出那句論點句。

至於“暗說”,辦法多種多樣,列舉如次:

2.對比轉折式。前後對比,中間用轉折詞。如:

①不好表現自己,確實是一個人謙虛謹慎的美德。但是,我敢說,“好表現自己”也是一種美德。(《小議“好表現自己”》)

②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

3.類比設喻式。簡述故事、寓言或者笑話作為類比或者比方,然後從中引出一句論點。要注意的是,敘述要簡要概括,能說明問題即可,不要寫成小記敘文。如:

看見一隻兔子撞死在樹上,於是,就天天站在樹下等著撿死兔子。人們笑話守株待兔的人,是因為把偶然現象視作必然規律的人,就一定會做出愚蠢的決定。(《偶然與必然》)

4.引經據典式。開頭先引用一句別人的話(名言佳句、警句、俗話、諺語格言等),或者直接用這些句子作為論點,或經過解釋從中引出論點。如;

“謙受益,滿招鍍”,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手多年了。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區、任何時代都適用的真理。這條真理指出人們成功和失敗的道理。但是,可惜得很,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從這個格言受到教益。(《說謙虛》)

5.敘述事件式。開頭先敘述一件事件(國家大事,世界要聞;凡人小事,自然現象;逸聞軼事,文藝傳奇等等),然後根據這件事,提出論點,或從此事聯想開去,引出一個論點或論題。

夏日來臨,暑熱難當,打開門窗,絲絲涼風吹進屋內,使人頓覺清爽異常。但是,蚊子、蒼蠅也乘機而入,影響人們的工作和休息,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若安上窗紗,既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又防止了蚊蠅之害,實在是兩全其美的措施。由此,我聯想到了學習西方文化的問題(《窗紗與蚊蚋》)

6.概括材料式。即“順桿爬”:引論段開頭先簡要、概括地複述題目所供材料的內容,然後提出論點;或者是在對材料的夾敘夾議中,使論點逐步鮮明起來。如: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說,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發展的時代,要追尋潮流乃至立於潮頭之上,如果一個人不能融入現代潮流,那他就會成為落伍者。

也有人說,任憑潮流涌動,我只做自己內心的國王,就如“風可以吹走/一張無助的紙片/卻吹不走/一隻會飛的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還有人說,追尋潮流與追尋自我並不矛盾,一方面順應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離,另一方面順應內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對上述議論,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順著材料改編,就有如下的開頭:

是做勇立潮頭的“弄潮兒”,還是做自我的“國王”?有人說不做落伍者,你就要立於潮頭。有人說,不順從,你的生命才有力量。而我要說,追趕潮流但不能迷失自我,保持自我但不能固步自封。

7.提出問題式。在引論段的開頭,先針對議論的問題提出疑問,然後在回答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如:

人大概生下來就是與“難”字打交道的。遇到“難”以後,怎樣對待呢?有的人無視困難,或不承認困難,這未免目光短淺。有的人“難”字障目,被困難嚇倒,只有懦夫懶漢才是這樣。有的人正視困難,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戰勝困難,這是我們所需要的智勇之士。(《說難》)

①由於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就是習慣。從這個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兩點:一是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重複和練習才能鞏固下來的。二是習慣是一種需要,就象吃飯和睡覺一樣,很難改變。由此看來,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持之以恆,反覆訓練,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便能受益終身。(《習慣》)

②漢語中,表示“堅硬”這樣性質的字不少,表示“柔軟”的也很多。可是既表示“堅硬”,又表示“柔軟”,把這兩種對立的性質統一在一起的字就不很多了。“堅韌”就是這樣一個。字典上注釋,“堅韌”又柔軟又結實,不易“折斷”。“堅韌”確是一個耐人深思的字。(《談“堅韌”》)

四、實踐

以上八種開頭方法,符合了四個“最好”。當然,要寫好考場作文的開頭,最根本的條件是二個:一是“想清楚”,即審題不出差錯,你理解命題者的意圖,也明白自己要表達什麼;二是“說清楚”,能夠簡潔流暢地把自己的觀點用一二句話寫出來,而不是佶屈聱牙,裝腔作勢,或者雕章琢句,以辭害意。下面試以寧波市二模作文題為例,用八種方法擬寫開頭段: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說,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發展的時代,要追尋潮流乃至立於潮頭之上,如果一個人不能融入現代潮流,那他就會成為落伍者。

也有人說,任憑潮流涌動,我只做自己內心的國王,就如“風可以吹走/一張無助的紙片/卻吹不走/一隻會飛的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還有人說,追尋潮流與追尋自我並不矛盾,一方面順應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離,另一方面順應內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對上述議論,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立意分析:勇作弄潮兒。立定腳跟不放鬆。內方外圓,順勢而為。以上三種立意均是可以的。)

1.開門見山式。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時代洪流之前,奮勇前進,順勢而為,才是唯一出路。

2.對比轉折式。

雖然有人說在潮流之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但是我願意“冷眼向洋看世界”,在浮躁喧囂的時代潮流中保持內心的從容與淡定。

3.類比設喻式。

牆頭之草,東風襲來向西倒,岩中翠柏,立定腳跟不放鬆。春去冬來,牆頭之草,望秋先隕,但岩中翠柏,凌冬不凋。人也一樣,只有堅守自我,才能顯示出生命的力量。

4.引經據典式。

江浙一帶,素有弄潮好手。“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市場經濟初期,多少浙江人見微知著,順應潮流。先有溫州模式,後有馬雲電商。如果不做弄潮兒,哪有今天的經濟奇蹟?

5.敘述事件式。

Jon是一個泰國鄉下糙哥,隨著入城潮流,他也到曼谷去做了“曼漂”。雖然進入法學院讀書,但不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端過盤子,發過廣告,看過大門••••••過了7年鬱鬱寡歡的都市生活以後,他終於聽從內心的召喚,決定逆流而動,回到故鄉。在離清邁50里的地方,他開荒、種菜、養魚、造房、辦農家樂,最後居然有了自己的農場,有了自己的品牌,吸引著世界各地人們前去學習和體驗他的有機生活方式。Jon的經歷告訴我們,追尋潮流和保持自我是可以和諧共存的,甚至保持自我也可以倡導新的潮流。

6.概括材料式。

是做勇立潮頭的“弄潮兒”,還是做自我的“國王”?有人說不做落伍者,你就要立於潮頭。有人說,不順從,你的生命就有力量。而我要說,追趕潮流但不能迷失自我,保持自我但不能固步自封。

7.提出問題式。

是做勇立潮頭的“弄潮兒”,還是做自我的“國王”?不做落伍者,就一定要立於潮頭?不順從,生命才有力量?世間萬物的許多選擇,恐怕不是非此即皮、黑白二元這樣簡單。能否做到追趕潮流但不能迷失自我,保持自我但不能固步自封呢?

8.解釋定義式。

俗話說,做人要“內方外圓”。“外圓”就是“追尋潮流”,就是適應變化,順勢而為;“內方”就是“追尋自我”,就是保持自我,心有操守。很多時候,這兩者是對立統一的。

五、修改

以下四篇作文,是我市二模作文中的優秀卷。三篇來自效實中學,一篇來自鎮海中學。從近幾年的考場作文來看,這是追求華麗語言、抒發小資情感的典型篇章,在前幾年,無疑是作為高分卷的。但今年,這樣的文章在考場上的命運,很難判斷。因為最近三年,評卷組反覆打壓“套作”,強調“說人話”的論述文的回歸。所以,這種風格的開頭段,還得改一改。

1.《繁華境裡,聽輕曲一首》

克魯德曾言:“我不願預測,我只透過窗子,看著那已發生的未來。”窗子裡,窗子外,繁華境裡,繁華境外,潮流涌動之下,築窗一扇堅守初心的人又何其的少。

(克魯德曾言:“我不願預測,我只透過窗子,看著那已發生的未來。”在克魯德看來,無論窗子外的繁華境裡,涌動著怎樣的潮流,他自己要築窗一扇,堅守初心。在天下攘攘的今天,像克魯德那樣的人又何其的少,而正因為其少,故更顯珍貴。)

2.《順風飛揚,逆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