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輔導講座專稿

寫人敘事為主(印證以上題目) 我經受了一次挫折——什麼挫折?和誰有關? 我真喜歡這裡——這裡發生過什麼事?這裡曾經有誰? 一個愉快的假日——什麼事使你愉快?什麼人使你愉快? 美好的回憶——這件事美好在哪裡—事的美好必與人的美好相關。 放學以後——發生了什麼事?遇見了什麼人? “關注生活”——生活中怎樣的事和人,值得你關注?3.共同特點/記敘文——記敘——人和事 四條原則 1.扣題(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①認真審題→磨刀不誤砍柴工 評分標準 作文(40分)分五等評分 一等(35-40)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 二等(29-34)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具體,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三等(22-28)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尚明確,內容欠具體, 結構完整,條理欠清楚,語言欠通順。 四等(16-21)不符合題意,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泛,結構欠完整,語病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語病嚴重,或不足三百字,不成篇。 ②關鍵字語(擒賊先擒王)(印證以上四個題目) 我經受了一次挫折——怎樣的→考試,交友,比賽/為什麼會→自找,別人設定 我真喜歡這裡——為什麼喜歡→某些人,某些事 喜歡哪裡→書桌,房間,學校,城市,地球 一個愉快的假日——放假的一天,愉快在哪裡,愉快的過程,和誰一起愉快 美好的回憶——美好的表現→親情,友情,故鄉,成功,童年,自由,無憂無慮 放學以後——寬泛→幾乎任何事情/但是不能→早上8點 關鍵字語→提供了方向,也限定了範圍/順著它的方向,不要超過它的範圍。 優秀的結尾可以分成兩大類撞鐘式→餘音繚繞,久久不絕 放學以後那是一個秋天的下午,鋪滿落葉的馬路上一片金黃。放學後,我騎著腳踏車朝著家的方向前進。突然的,天空開始陰沉起來,空氣中瀰漫著雨絲迷惘的淚光,秋風夾著雨滴打落在大地上。無奈之下,我躲進了一家小店避雨。那小店的對面是個幼稚園,愛子心切的家長們早早拿著雨具:或撐著傘,或披著雨披在門外等候著放學的鈴聲。期盼中,幼稚園放學的鈴聲終於響了。家長們魚貫而入,將孩子們納入自己的羽翼之下。隨著時間的流逝,幼稚園里的人越來越稀少,到最後,只剩了一個胖乎乎的小孩。“那小孩的父母不來接他嗎?”我想。又過了一會兒,小男孩朝我的方向跑來,最後躲進了小店。“翔翔,你媽媽還沒來嗎?”令我詫異的,店主竟和小男孩攀談起來,看來小男孩大概和他很熟。“嗯。”小男孩應了聲,說道,“媽媽一定還在教那些大哥哥大姐姐讀書。”他的媽媽是個老師啊!我有些驚訝,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母親遲遲不來了,我們的老師也常為了學生而顧不上自己的子女。“你媽媽也真是的,為了學生都忘了自己的兒子了。”店主有些責怪的說道。“媽媽才沒有忘了翔翔呢!”小男孩搖搖自己的小拳頭抗議道,“媽媽是很好很好的老師,所以她才很忙很忙,我們的蔣老師也很忙的!”這么小的孩子竟這么懂事!我感到很驚訝。教師是世界上偉大的職業,教師就像掌管天堂之門的聖彼得一樣,打開知識寶殿的大門讓我們進去,但他們卻常常因為要將幸福施予我們而忘了自己的子女,這份無私的奉獻曾使千萬人感動。生為學生是幸福的,但身為老師的子女卻是辛苦的,因為他們總是得不到父母完整的愛,許多人因此而責怪父母,但這小小的孩童卻是如此懂事!我驚訝了,我震憾了,小男孩和店主仍在交談,我的思緒卻停留在此。呆愕間,雨停了,我走出小店,跨上腳踏車帶著深深的感觸繼續向家的方向前進,回眸間,那小男孩仍在等待……點評:文中有三個人物:“我”、店主和小男孩。但凸顯在讀者面前的,卻是並未出現的第四個人物——一位顧不上自己孩子的女教師,全以店主與小男孩的對話寫出,這是很高明的虛實筆法。清代沈詳龍《論詞隨筆》指出:“詞當於空處起步,間處著想。空則不占實位,而實意自籠住;間則不犯正位,而正意自顯出。若開口便實便正,神味索然矣。”作者深得此中三昧。當“我”以“我”的離開來結束全文時,“那小男孩仍在等待……”,開放性的結尾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還有一種結尾是“截馬式”的——緊急剎車,戛然而止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社戲》 例文 放學以後放學以後,我匆忙地騎上了腳踏車,趕往與朋友們見面的地點——文學沙龍。剛停好車,一個低沉的聲音:“兩角,停車費。”我一聽,下意識地攥緊了手中的十元錢。把錢給了他,找回許多零錢,手上怎么拿?衣服又沒有口袋。不行,不能給。我心想。“沒,我沒有帶錢。”我小聲地說著,順便瞄了他一眼:一位中年男人,灰黑的外套,灰綠的售票包,眼裡閃出的光是善良而友好的,我的回答顯然讓他失望了,聲音更低沉些了:“那算了。”我飛快地跑了。聽完了講座,高興地來拿車,只看見許多的車擠著,連馬路旁也又多了一排,我的車縮在很裡面了。怎么辦?直發愣。“我來幫你拿。”我又聽見了那熟悉的聲音,嚇了一跳。只見他用大大的手握住車的頭尾,一輛一輛慢慢地挪動著,騰出一條小小的通道。無論神情還是動作都像是拿自己的車,那么輕鬆,那么樂意。幫我抽出了車,“給!”眼裡還是那樣的光。我騎上就飛了出去,騎出了一段路,覺得手中還攥著什麼——是那十元錢,才想起剛才連“謝謝”都沒有說。車子似乎有些重,速度慢了下來。又等到了放學,還是飛奔文學沙龍。他在他的崗位上。“給,找我六角。”我遞過去一元錢。“你還記得昨天的事。”他笑了笑對我說。我又看見了他眼中善良而友好的光。世界是奇妙的,有時候,你只要付出一點點,就會得到加倍的回報。點評:同樣是付停車費,由第一次的“不行,不能給”,到第二次的“飛奔”過去,主動交納,連上一次的也補上,是什麼促使了其中的轉變?是管理員的寬容和敬業精神。文章中的對比與重複的手法值得借鑑。前後兩次付車費的不同,“我”的自私和“他”的寬容,“我”的怕麻煩和“他”的不厭其煩,構成了一系列的對比,使得戲劇性的變化合情合理,也加深了故事的內涵。情節本身的重複,以及他眼光中“善良而友好”的一再出現,確定了文章的基調。正是他的“不變”導致我的“改變”,並且使我領悟到“你只要付出一點點,就會得到加倍的回報”這一生活真理。第③點——抒情與議論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溫庭筠《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梧桐,梧桐》梧桐,梧桐①院子裡頭那棵梧桐,怕是已死了罷。人們都這樣說。②梧桐挺高大,早些年,枝葉繁茂,是夏天納涼的好處所。後來,葉兒便掉了。一開始,都當是秋風吹的,可幾日過去,便已禿頂了。前年春天,也就淒悽慘慘地立在那裡,沒有再抽枝發芽。於是人們都說,那梧桐已死了。③外婆住在那院子裡。她說,那樹是叫蟲子給蛀空的。然後便咳了起來,衣襟上開出幾朵殷紅的花。那時候,外婆已被確診為患了癌症。④她的生命也仿佛是那棵梧桐了。正趕上那院子拆遷,新房還沒造好,別的住家都各自去找住處,外婆則是直接住進了醫院。醫院在半山,離我很遙遠。在我難得有空的時候,就坐著爸爸的車去看外婆。那一日見到外婆時,她虛弱地躺在床上,瘦了,瘦得不成人樣了。從外婆病房的窗子望出去,前面便是巍峨的山,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能觸到似的。一抬頭,夜空里布滿了閃亮的星,它們和那連綿的山的黑影遙相呼應。我的手伸去關窗時,聽見了外婆的咳嗽聲,伴隨著我滾燙的淚,從身後傳來。那院子已不復存在了,連同那棵梧桐。我竭力去分辨,但仍認不出它原來是立在哪兒的。那樣一棵梧桐樹,當然是被砍了……外婆的病也越發厲害了。我無法常常去看她,最近的一次也已經是上一個月。那一次,她對我說:“無論是在哪裡,無論是什麼時候,總歸是有希望的,總歸是有無數個新的生命的。”那時候,外婆已經搬進新屋,在張羅著立遺囑了。後來,事情一多,也就無暇再去看外婆,那棵梧桐也像是從我腦中被徹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