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應寅,三月為卯,順次到五月為午,因此樂五月為午月.

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泊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棕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汩羅江後,當地原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真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有唐朝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巨冤。”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裊羹”。《史記》“武帝木紀”注引如淳言:“漢使不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ci百官。

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棕子,因為附會在屈原上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愛歡迎的端午節食。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附予了不同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