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5篇

這電影中的安迪人生可以比喻成蝴蝶,曾擁有自由,財富和才華,後來產卵留下命脈,成繭之前飽受苦楚,破繭成蝶,重得自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5篇,歡迎借鑑參考。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一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從一排排的書架中穿行,我的手指停在了一本如此熟悉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以前就不止一次的看過電影,對於我們這些總是追求時尚的80後來說,這是一部很老的電影了,可是看過了,就如同一縷陽光,那樣具有穿透力的透過陰霾,射入我們的心房。所以毫不遲疑拿起了這本書,翻開已然有點翻舊的書頁,故事開始,這是一個發生在1947年的故事。一個有關如何追尋自由的故事,一個讓我永遠無法忘記的故事。希望和自由是貫穿整個故事的重要線索。而正是擁有希望和自由的信念,一個囚犯才有能力有決心實現自我救贖。

沒有華麗的背景,沒有驚心動魄的愛情,也沒有俊男美女,卻震撼人心。有人說,觸及人內心最深處的東西,是最容易感動人的。做了囚犯的Andy沒有消沉,在陽台上,陽光盡情散在他和朋友肩頭;他讓音樂飛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無人問津的角落,告訴每一個不自由之身,聽,這就是自由。為幫助獄警HADLEY逃稅,為獄友贏得每人3瓶啤酒的獎勵,正如Red所說,他是為自由而抗爭,不曾放棄心中的希望。為監獄建立了一個圖書館。為了得到第一批書,他每周一封信,連續寫了六年。然後他增加到每周兩封,在Andy入獄的第二個十年間,圖書館落成。在裡面每一個不自由的人至少擁有一個讀書的自由權。正如影片所說有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翅膀太過耀眼。是的,Andy正是這種鳥。自由便是翅膀,一隻永不失翅膀的鳥,怎肯永屈於欄桿之下,畢竟鳥會飛。被Red戲稱要620xx年才挖通的地道,Andy只花了20xx年。Andy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鳥的翅膀,記得那夜電閃雷鳴。有五十個橄欖球場的長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何況那只是下水道。全身惡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過皮囊一張,何況只是髒了囚衣。正如破繭的蝴蝶,Andy從下水道鑽出時,上帝賜於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這雙翅膀不再是虛無飄渺的,它真實的如同手腳。

一個人因有了希望才會想擁有自由。當希望占據一個人的心時,他就會想“我需要自由”。畢竟自由有種魅力,它可以去觸摸希望。Red似乎最明白這點,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東西,會令人發瘋。他學會忘記希望,告訴Andy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銅牆鐵壁,足以讓一切希望成為笑話。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失去希望的自由人。當他尋不到活下去的意義時,他選擇了死亡。死亡解脫自己又無礙於他人。生死對自己已毫無意義,對於他人又值什麼呢?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老頭子罷了。相同的命運似乎也要降臨到Red身上,然而Andy的一封信,幾張鈔票,填充了Red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辭世的房間,Red提起行李,起程了。為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藍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Andy是偉大的,一個人的自救,那是勇者,一個人自救的同時,又實現他人的救贖,那是聖人。電影的結局是書中所沒有的,在芝華塔尼歐某個海岸邊,有家小旅館,旁邊有一條舊小艇。上面站著一個人,是Andy。Andy,看,Red來了,該出發了。這樣的結局,讓我們在看過了之前的那些黑暗和骯髒之後,不由的會再次充滿希望的力量。在這裡,不得不讚揚一下Andy和 Red 的友誼。生活中,我們人人都需要朋友,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需要能在靈魂深處交流的朋友。也許,我們越來越發覺,交一個這樣的朋友越來越困難,但是如果你擁有這樣的一個朋友,一定要珍惜。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二

前一陣子買的書,這幾天那幾來閱讀。不管是誰,或喜歡,或不喜歡,都不讀不對讚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在書前介紹史蒂芬 金創作歷程,遇到的困擾之類的問題。其中提到小部分“文人”否定他的作品,給文學高雅或不高雅的定位。這實在有些可笑,就如同人們對美與不美的理解。昨天,越肉乎越美,今天摸起來挌人才美。太多事物的評判標準隨時間、人物、地點改變,尤其是設計人文藝術。對一個作品,得到廣泛的認可,間或,一個人跳出來指責那是不高雅的,那個人是炮灰。那么多人看,難不成大眾都愛看不高雅的。我想,既然那么多人,高不高雅又怎樣,人多了,我說它高雅就高雅!!(*^__^*) 嘻嘻……有一些任性了,但我比較喜歡這個作家。

肖申克的救贖,是我讀史蒂芬 金的第一部作品。我平時甚少看驚悚類的吧,對於這類作家的更是知道的少之甚少。你不得不為文中的安迪所折服,不得不為作家情節的巧妙而拍手叫好(看過越獄嗎,我喜歡,對有監獄情節呢——)。故事緊湊,精彩,簡單。沒有華麗的辭藻,過多的修飾,讀起來很是順暢。╮(╯▽╰)╭反正不長,如果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納粹高徒,我不想過多的說他。史蒂芬 金,儘管我喜歡他,但是我不適應所有驚悚類的文章。反正,他所希望的是人們愉悅的閱讀他的文章,放鬆心情。我閱讀納粹高徒的時候挺沉重的,原諒我的膚淺,總想看出個所以然來。老實說,媽媽說,爸爸說,看書,學著點,用到作文上。所以,我會較汁兒的看,滲人。膽小之人,還仔細揣摩他的小說意味,那感覺真不好。當然啦,很可惜不能繼續看完這本書,貌似後面都是使我心跳加速的文章。但是,還是很支持史蒂芬 金,希望他繼續努力,寫出更好的驚悚類文章以及給我這種膽小之人看的不驚悚類的文章。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三

安迪1948年進入肖申克監獄,那時安迪30歲,入獄前安迪是波特然一家大銀行的信託部總裁。

雖都生活在同一空間裡——肖申克監獄,但人之追求卻不一樣,人所呈現的精氣神也就不一樣。安迪一入獄就是一個不同於其他囚犯的“這一個”。他入獄前是白領,面對一次次“姊妹們”的欺凌,強暴,他儘自己力量去回敬他們,捍衛自己的尊嚴,之後他選擇平靜地承受。他呈現了“硬漢”的形象,但決不是一個魯莽的硬漢。他向我討得了錘子,他開始悄悄收集石頭。他人入獄,但心並沒有因之晦暗,他仍然有對美的追求。他用收集來的石頭打磨成漂亮的石英,然後作為禮物送給我。1950年5月中旬他以自己的專業能力為監獄警衛哈力處理遺產繼承稅,為哈力贏得了大量金錢,也因此為自己的同伴討得了啤酒喝。當同伴在啜飲安迪為他們掙來的啤酒時,安迪卻“蹲坐在陰涼的地方,雙手擱在膝蓋間搖晃,微笑著看著他們。”

後來安迪接替了布魯克的工作,去乾圖書管理員,他用對付哈力的方法,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執著認真的態度為圖書館爭取到他要的東西,將肖申克監獄圖書館擴充成了新英格蘭地區最好的監獄圖書館。比如:他先在門邊放一個意見箱,向大家徵求購書意見,他很有耐性地篩選掉純粹開玩笑的提議,然後整理出囚犯真正需要的書籍。後來,即1954年他開始寫信給州議會,要求撥款補助監獄圖書館。面對典獄長史特馬的嘲笑,“安迪依舊神色自若的微笑著”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四

一個人最大的魅力在於他自己心懷希望的同時,還用這希望拯救了另一個靈魂。

第一次開始看這部電影時,我真的對它不感冒,因為它講述的故事真的太有距離感了,甚至讓我有些害怕,在完整看完這部影片前,我曾看到一半不到時放棄繼續觀看,但由於好奇以及時間原因,我又堅持看完了。很慶幸我看完了這部電影,真的,它真的觸動到我了.

我為安迪的聰穎而驚詫,為安迪和瑞德的友情而感動。在肖申克監獄,那樣黑暗沒有希望的“地獄”,光想想就難以忍受那裡非人的生活,切實在那生活的人該是有多么煎熬.何況在那裡一待就是十幾年、幾十年,真的太可怕了!但安迪卻讓一個黑暗無比的地獄變得有點兒希望,有點兒人精味,有點兒溫暖。他告訴我們"Hopeisagoodthing!"希望讓一切不可能變得有可能,有一幕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便是安迪爬出他用那個瑞德說要六百年才能挖通地道的槌子挖出的一條通向自由和希望的地道,影片播到這,我真的為之一震,同時也為安迪開心,更欽佩他的耐心和機智。其實我更佩服他身上那種寵辱不驚的氣質,那是只屬於他的獨特魁力。還有一幕我特別難忘,那便是瑞德找到安迪留給他的信件與錢,更確切的說是希望,最後他們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島上緊緊相擁的畫面我相信我會永遠銘記那幅感人的畫面……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看到肖申克監獄裡非人的生活,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生命、享受生活?但生活中總有人抱怨,總有人對自己周遭的人和事喋喋不休,仿佛全世界都放棄了他,就讓他一個人痛苦,讓他一個人體會這世間的險惡和人心的善變。殊不知,大家都一樣,都一樣在經歷他所經歷的疼痛,只不過更多的是在用自己的力量來對抗醜惡、對抗背叛與傷害,因為心懷希望,所以對來自這個世界的敵意能坦然待之,能將其化為自己前進努力的動力;因為心懷希望,所以他們活得像安迪一樣,無論環境多么艱難,都能找到自己的希望與信仰,並畢生為其奮鬥!同時他們還為周圍的人帶去了希望,這樣的人怎能叫人不欽佩?

像安迪說的,希望真的是個好東西。願你餘生波瀾卻不棄希望,敬你滿懷希望亦感染他人!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五

“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少有的評分高,有意義,勵志,富有哲學的電影,裡面的主人翁有兩個,一個是無辜殺人入獄的安迪,一個也是無期限的瑞恩,兩人在巧合之下相遇在了一起,後來成了好友。

再被關在監獄的十九年里他為犯人、警察逃稅,為典獄長洗黑錢,在他人眼裡,他已融入群體不再分離,結合。

在入獄的十九年後的一個雷電天氣之後,安迪的真面目出來了,他消失了——他越獄了,後來發現原因之後典獄長生氣至極,結果自己的黑鍋被發現,開槍自殺,安迪在獄中除了瑞恩和典獄長,還有一個人,那就是他的得意門生湯米,湯米因盜竊罪關兩年,本想在獄中考個學,以後有個穩定工作,在一次偶然發現安迪蒙冤入獄的證據。他拒絕典獄長的籠絡為安迪的自由而積極地努力,也因此慘遭毒手。

但無論如何,我們的主人翁安迪逃出了監獄,獲得了他應有的自由。

這電影中的安迪人生可以比喻成蝴蝶,曾擁有自由,財富和才華,後來產卵留下命脈,成繭之前飽受苦楚,破繭成蝶,重得自由。

在這部電影中標題的“救贖”一詞,安迪在監獄中救贖自己,也救贖了他的幾位好友,讓他們有了希望,之前雖然瑞恩反對有希望,到最後他也為理想而奮鬥,如果無希望就會成老布一樣,在擁有了身體的自由後,靈魂卻不知所終,終放棄生命。而有理想奮鬥,有堅定信念的如安迪,不被體制化。然老布無法擺脫!

安迪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理想與勇氣還有利用自己強健的體魄、融入靈魂的堅毅,把一百年才能完成的工程量變短到十九年,“堅持不懈”的精神,成功的在後面片段中展現出來,並久久的在我心底迴響,讓我們知道無論何時、何地,不放棄希望,堅持總會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