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春讀書筆記300字讀書心得

《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展現了封建家庭內部的罪惡、迂腐、醜陋和對青少年的迫害,並號召青少年能勇敢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籠,大膽追求民主與自由。本文是巴金春讀書筆記300字,歡迎閱讀。

巴金春讀書筆記300篇1

讀了巴金先生寫的《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春》,讓我清楚地看見了那個時代人們對女子的輕視。

《春》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高公館裡,高覺慧走了之後,他的妹妹高淑英又要被迫嫁給陳克家的第二個兒子。這個人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一應俱全。淑英本來就不願意,再加上她親眼看見婢女婉兒嫁給馮樂山後,天天被打被罵,還要伺候馮老太太。蕙嫁給鄭國光後,被他們折磨致死,死後還不能入土的慘狀。於是,淑英下定決心,到了上海投奔三哥覺慧去了。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那個時候簡直不把女子當人!就說蕙吧:蕙生病了,鄭國光就知道請中醫,而且三四天后才告訴蕙的家人。覺新已經提出需要請西醫,而蕙的父親周伯濤居然說“我看請西醫不大妥當,西醫治內病不行”!最後蕙死了,她的父親居然還向著鄭家,說鄭國光是當代奇才,是蕙自己無福消受,還說蕙是被西醫治死的!這種人根本不配當父親!淑英就不同,她雖然消沉過,但是他聽從了三表哥的話,不能聽天由命,要站起來追求自己的幸福!於是她走了,也為那個時代創造了又一個新女性。

巴金春讀書筆記300篇2

爸爸和我用了三個月讀完了巴金的《家》以後,時隔四個月的今天晚上,我們又讀完了《春》。《春》是《家》的續集,它給了我很多的感悟。

海臣的離世,家庭的糾紛,初次出遊,蕙的出嫁,覺民的表演,蕙的難產……一次次打擊,一次次的鼓勵,堅定了淑英的決心。她堅強,更樂觀,開始學習新派的知識。但是,父親一再威逼淑英嫁給人品極壞的陳克家的兒子,淑英下定決心:出逃到上海找堂哥覺慧。最終,淑英在覺民等人的幫助下,被護送到了上海,她最終獲得自由、幸福。

《春》是幸福、美好,它代表著新一代的青年們的追求。“尾聲”中的“春天是我們的”給我很大啟發:春天是屬於那些懂得進取,能夠衝破一切陳腐觀念和阻礙,戰勝困難,戰勝自己的生活中的強者。

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正為了爭取屬於自己的“春天”而不懈努力著。我們不要害怕,也不應害怕那些艱難險阻;困難並不可怕,它是我們通向“春天”的領路人。我們一定要當生活的強者,當“春天”的主人。

巴金春讀書筆記300篇3

今天,我又回顧了那本匯集了無數悲傷感情的作品巴金的《春》。 可以說,他是作者嘔心瀝血地寫出來的,是包涵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的。 靜靜地讀著序,我突然間感到一股暖流騰了上來,仿佛此時此刻,那位偉大的作家巴金,正一臉慈祥地坐在我面前,與我對話。

這本書里沒有一個人是主角,也沒有一個人有什麼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傳奇故事。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只不過他們的生活比我們的更黑暗些、再黑暗些。那個所謂的家早已變成了口中的代名詞苦海。 又看了看這本書的背景那是一個充滿了陳腐觀念的社會。我不禁感到十分同情這本書中的人物,他們被舊觀念束縛著,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我也羨慕那些雖被束縛住卻仍不放棄的人,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能堅持下去呢?

在這本書里,作者著重刻畫那些醜惡現象,來諷刺黑暗的舊社會,同時也深刻、細緻地描繪了覺慧、淑英等進步青年。 我認為,巴金這么用心地刻畫這些人物,不僅是為了諷刺舊社會,還體現出他作為一個愛國者,迫切的想讓祖國強大,舊社會拉開新的一幕,脫離沉舊、腐敗的老規矩。 那么,我將用巴金寫過的一句話結尾:春天,是我們的!

巴金春讀書筆記300篇4

在圖書館找書時無意中看見了巴金的《春》。沒有看見《家》就只有《春》和《秋》。我沒有認真完整的讀過這三本書,只是知道大概講了什麼故事。

沒有讀過《家》,但也沒有影響到我讀《春》。這部小說很好讀,完全沒有像讀有的作品那樣讀的無趣或讀的費勁而讀不下去,相反我讀的很順暢,完全吸引了我投入了書中,隨著書中主人公們的情緒或喜或悲。

雖說之前也讀過像舊社會,舊禮教,舊道德殘骸人民特別是青年男女的書,卻在當時完全不能理解那時青年的做法,想法和結局。只有當我讀《春》的時候,在某一刻,就好像是頓悟一樣,我的不理解完全消失了,我能夠體會到他們的無可奈何,他們的身不由己和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我讀完這部小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理解了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舊的,落後思想對於人民的思想、行為禁錮是極其可怕的,而想要反抗想要突破那個禁錮是很困難的。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依然在某些思想方面仍舊受著禁錮而沒有衝破逃離出來,等待著我們去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