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讀書筆記

送東陽馬生序是一則文言文,該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都怎么寫筆記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讀書筆記,一起來看看。

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讀書筆記篇一:重點詞語理解

東陽:今浙江東陽縣,當時與潛溪同屬金華府。馬生:姓馬的太學生,即文中的馬君則。序:文體名,有書序、贈序二種,本篇為贈序。

致:得到。

余:我。嗜(shì是)學:愛好讀書。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弗,不。之,指代抄書。

走:跑,這裡意為“趕快”。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既:已經,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歲時,舉行加冠(束髮戴帽)儀式,表示已成年。

聖賢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統。宋濂是一個主張仁義道德的理學家,所以十分推崇它。

碩(shuò朔)師:學問淵博的老師。游:交遊。

嘗:曾。趨:奔赴。

鄉之先達:當地在道德學問上有名望的前輩。這裡指浦江的柳貫、義烏的黃溍等古文家。執經叩問:攜帶經書去請教。

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言辭和臉色。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讀書筆記篇二:主要內容

《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給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的文章。在這篇贈言裡,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

文中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饑寒奔走之苦,並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

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讀書筆記篇三

作者在這篇贈言裡,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文中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饑寒奔走之苦,並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作者的這種認識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他所說的學習目的與內容,則不足取。文章層次分明,描摹細緻,情意懇切,詞暢理達。

《送東陽馬生序》的勸勉之意是力透紙背的。全文對學之意義隻字未提,僅在“非苦學無以成”上大做文章,這是因為,學習的重要,是婦孺皆知的道理,“學有所成”也是眾人追求的目標。作者抓住怎樣實現“學有所成”這一點,現身說法,語重心長,借褒揚同鄉馬君則,以教化太學諸生。

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宋濂對年輕後生,並不避諱自己早年家貧、求學歷盡千辛萬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現身說法,坦誠而具體地敘說了自己從幼年到成年的艱苦求學歷程,用以勉勵後生勤奮學習。其中,種種艱辛,令人慨嘆;刻苦、勤奮的精神、虛心的學習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作者善於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突出體現文章的主旨;同樣是和顏悅色,侃侃而談,循循善誘,讓人樂於領悟其中的道理。

文中有求學時自己與同學的對比,從另一個側面強調,不僅要矢志不移、不畏生活的艱難困苦,更要追求精神的充實;文中還以如今太學生求學條件之優越與自己當初求學之艱苦,從衣、食、住、學等方面進行鮮明對比,著重強調,學業是否有成,關鍵在於自身是否專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