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州作文試題解析及典型例文

請以“一葉落知天下秋?”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能寫成詩歌)。可論述你的觀點,可敘說你的故事,可抒發你的情感。(60分)

總述:

今天進行的廣州一模試卷,拿到作文試題不禁莞爾,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會出這么一個題目,是命題人的無知還是對聯考的不了解?這道試題就是XX年浙江省的聯考試題啊!

XX年浙江的聯考作文試題是這樣的: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唐詩曰:“一葉落知天下秋。”宋詩云:“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一葉飄零而知秋,一枝勃發而見春。尋常細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收藏於有限中。

請以“一枝一葉一世界”為話題,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命題人這么沒有預測性地拿出這樣的模擬試題,浪費錢財不說,更浪費時間精力。高三學生貴如金子的時間,老師還得要批改這樣毫無意義的學生作文,出點新鮮的行不?

不過,要說有什麼不同的,倒是很值得一說的,諸位一定看到文章的題目後面憑空多了這么一個“?”,很稀奇也很創新,所以也就平添了諸多趣味,更值得玩味。

另外,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廣東命題能夠命出這么具有文學意味的題目的。【審題和立意】

因為多了這么一個問號,這句本來耳熟能詳的唐詩一下子變了口味,那么這樣的“?”到底是有意還是設題失誤?如果是有意為之,就給我們考生另闢了一個思維的通道;如果是設題失誤,也許命題人後來知道了拾人牙慧,也正好借坡下驢,順水推舟,造成既成事實,生米讓考生自己做熟飯去吧。

既然已經出現在試題之中,板上就已經釘釘子了,那么我們只能從第一種的角度去審題和立意,如果多去想第二種,那就真得會埋汰命題人了。不過老實說,對於這種拾人牙慧的做法,我們還是很嗤之以鼻的。

這個拾人牙慧的妙處就在這個問號之中,我們應該怎樣去理解呢?

第一種:這是一個普通的疑問句,就如我們上課常用的提問方法那般,答題者只要回答“是”或“不是”,確實是這樣,果真是這樣或者決不是這樣就可以了。也許命題者的本意也在這裡吧,給考生一個辯證思維的空間,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一葉落知天下秋”,人人皆知,從這個立意正確的角度思考,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在審題的時候,就要看清楚了,這個命題不是讓你滿地去找落葉,最後終於找到了一片或者一瓣,然後大呼:“啊,秋天到了!”,如果這樣寫,立馬判你死刑,你的作文死定了。要知道,在咱南方,四季都有落葉,北方進入寒冷的冬季的時候,我們這裡的落葉會更多,那還不四季都是秋天了啊!

呵呵,這只是個玩笑話,本次作文題是要我們考生寫出比喻義,運用聯想和想像,寫出題目的含蓄,富有象徵性,既有感性體驗的意味,也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超越思想品格、倫理道德的範圍,寫出很強的文學性來。

“一葉”可以是很小的一個方面,“秋”就是大的方面,因此應該是局部與整體、點與面、小與大、有限與無限、瞬間和永恆等多重關係,這些關係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正像畢達哥拉斯學派所假設的“一條線是由許多單元或點組成的”,高樓大廈是由一磚一瓦構建而成的。大是由小組成的,無數個瞬間和有限構成永恆和無限。這是一種“萬物皆數”的觀點,世界是由數構成的,在自然界,事物隨數量的變化而變化,雖然這種看世界的方法產生得很早,追求人文者努力想超越它,但是其真理的光芒依然閃耀。由小見大,見微知著。“江山無限景,都聚一事中”,由小空間進到大空間,從小事物看到大世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瞬間蘊涵著永恆,有限里看到無限。“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從一事一物覺宇宙之無窮,嘆人生之短暫,這是儒道的思想。小就是大,一就是多,有限就是無限,瞬間就是永恆。所謂“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螞蟻、螻蛄、一花一草、磚頭瓦片,都直接呈現大千世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中,去體驗無限、永恆、空寂的宇宙本體。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這已經是禪的境界,禪者的當下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對生活閱歷、文化背景、思維特點、審美情感不同的考生來說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角度和題材內容,人人有話說,自由發揮的空間大。文學歷史、生活瑣事,社會現象,可以盡收筆底;偉大渺小、神聖卑微,亞歷山大大帝鐵蹄,古希臘文化、大漢盛唐,一陣秋風、一枝殘荷、一本書,塵埃和宇宙,天地萬物、世間萬事、千秋萬代,任何人、事與物都可以切題,都可以寫。比如:

窗外的花謝了,易安居士傷感著“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後主躑躅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而李商隱則豪情澎湃,“落紅豈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無數文人騷客的詠嘆下,我們的世界霎時豐富了很多,在敏銳的觀察中,我們認識的細節化成了一幅巨大的山水寫意畫,我們認識的有限空間聯結成無限的天地。 

(《感悟有限》)

梅子黃時的“一川煙雨”籠著如詩畫的江南時。我卻常常夢到冬日有著暖暖陽光的午後。老屋的後院,背倚著門的曾祖母拿了針線活微微笑著。所有的懷念都是緣於一雙小小的繡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淚水和歡笑。 ……

紅繡鞋已成過去。曾祖母承擔一切風霜的美麗永遠在我心中。 

(《紅繡鞋白布里》)

站在離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的黃河軒轅台上,望(著)這一片溝壑與蕭索,望著這與自己膚色一樣的高原。所有的高亢的信天游都唱完時,留下的只有這一鉤千年沒有沉默過的孤月。

這裡曾是古代商賈踩出的一串串腳印,這裡曾是駝隊驛站的歇腳地,幾乎每一個出土的彩陶和一柄青銅劍都能講述一個先秦文明的故事,如今都沉沒了。

面對著異族武夫們的腳印,黃土(高原)漢子們攜家[這]離開了這片養育了他們,也養育了我們民族的母親(土地)。 

(《文化苦旅》)

中國傳統散文筆法,強調口子要小,一人一事,從小中感悟大道理,所以,《史記》中的本紀,魏晉的隨筆,唐宋散文,幾乎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能切合“一葉落知天下秋”這個題意,即使明清小說中截一個片斷也可以。

這么一個題目,幾乎能夠涵蓋無窮,是因為它富有文學性,具有形象性和象徵性,文學性大于思想性,是形而上的東西,它超越了具體的人、事、物和道理,又蘊涵在它們當中。考生大多不懂這類作文的“三昧”,如果他懂,又缺乏誠信,投機取巧,不管懂不懂題意,會不會寫文章,考前宿構,考時默寫,評卷者將非常為難。

典型的例文如:

一葉落知天下秋

梅子黃時的一川煙雨籠著如詩如畫的江南時,我卻常常夢到冬日有著暖暖陽光的午後,老屋的後院,背倚著門的曾祖母手裡拿了針線微微笑著。所有的懷念都是緣於一雙小小的繡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淚水和歡笑。

我所知道的繡花鞋,我所想像的繡花鞋,應該是有著鮮艷的紅色緞面,折射出令人陶醉的酒紅色的光芒,它應該有金色絲線織就的鳳凰牡丹並蒂蓮開,它應該在三寸金蓮之上,微微地挪開步子,應該伴著宮廷才有的醉香和歷史才有的沉醉。

我常常仰頭觀望日落時的天空。一團團白色的雲朵就像美人踩過藍綢時的香粉屐痕,聽說女子纏足始於五代南唐李煜。誰都不曾料到,這一纏竟纏了千年,纏出了多少血淚?!

小時候看著曾祖母小心地挪動蓮步,覺得很好看。也曾私底下學著走得搖曳生姿,“花枝亂顫”。新鮮感過去之後還是會嫌像被什麼縛住了手腳,如此不得自由,於是和一大幫孩子歡呼著、奔跑著、自由自在,像極了天下的鳥兒,飛得無拘無束。我想曾祖母一定在用那種與年齡不相符的羨慕的眼光看著我“飛”過巷子。

在那個年代,女孩子都是要纏足的。聽曾祖母說她出生於宣統三年。那便是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時候,歷史書上說孫中山在“中華民國”成立之時便頒布法令禁止女孩子纏足,不知是新的法令的春風沒有惠及此地,還是真如所說醜惡的勢力並未徹底死亡,我的曾祖母便纏了足。

我倒沒有聽她說過纏足的種種痛苦,她儘量在我面前展現美麗一面,老人都是一樣的,總像是傳說的那樣,要把最後的最好的一切都留給後代。比如我看到了她留下來的紅繡鞋,一雙極其美麗的紅繡鞋。雖然我只看到她在生前穿著的青面小鞋,由爺爺扶著散步,白髮被風吹過。

奶奶說曾祖母年輕時也是美麗的女子,所以我看著這雙紅繡鞋,總會想像一個美麗的新娘,在那個年代的鄉村,美麗是不會永遠屬於一個年輕女子的,她有的是什麼呢?三日入廚房、洗手作湯,從此脫下美麗的嫁衣和華美的紅繡鞋,開始勞作,相夫教子,擔起生活的重擔,任滄桑爬上脊背,紅顏變為白髮。只有紅繡鞋,在她百年之後依舊美麗如當初。

曾祖母教過媽媽打盤紐,一個個精緻得像藝術品,但始終不曾再做紅繡鞋。

我緩緩摸過紅繡鞋的花紋,剎那間依稀看見飛天流轉的衣紋,關於一個女人承受一切的美麗。

我去看戲文里青衣流轉的水袖,看她美妙的身段,卻永遠也找不到紅袖添香紅鞋的神韻。紅繡鞋已成過往,曾祖母承擔一切風霜的美麗永在我心中。 紅繡鞋,白布里。一個女人最平淡的傳奇人生,由它默默無語地講述。

【點評】

一雙繡花鞋,的確很小;一段凝重的歷史,還小嗎?

我們欣賞這位考生的睿智。穿過時空隧道,他(她)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獨特的視野:古老而美麗的紅繡鞋,古老而美麗的人,古老而美麗的往事,寄託了一種悠遠而深刻的情思。

開篇營造了如詩如畫的氛圍,引起回憶;卒章巧妙顯志。用語含蓄但並不奇崛。文筆細膩,多用長句,如綿綿水流,是一種豐厚的訴說;間以短句,如澗中青石,富寓趣味,或歡快,或惋惜。貌似平靜的敘述中流淌著起伏的情韻。

我們甚至想,這未必是真實的故事,然而他(她)卻寫出了故事的真實,這要歸功於他(她)長期累積起來的厚實的“精神的底子”。有時,一個新鮮的切入口,可以讓你“柳暗花明”。

文化散文例文:

一葉落知天下秋

千年萬載,華夏一直在吟嘯著,那吟嘯聲便迴蕩在千般丘壑,萬斤巨瀾,億萬個炎黃子孫的心中!古老蒼勁的民族啊,歷經多少個春露秋霜,那嘯聲已是那么滄桑。現在,我要擷取你殘留的裊裊餘音,來窺得你的全部……

在那荒無人煙的西北邊塞,陽關一直靜默著,那是一種無言的哀悼,或許它腳下的萬千墳塋中的枯骨也在靜默吧,他們沒有烏紗封妻的奢望,只是一介布衣養家餬口的企盼。然而他們走到了這裡,在中原慈母的白髮中,在江南春閨的遙望中,在湖湘稚兒的夜哭中,走到了這裡!為的就是一個完整的疆場,為的就是一方子孫們的淨土,為的就是一個昂然挺立的民族!他們甘願終身為夷,甘願暴骨沙礫。在這裡,我看到了華夏你的慘烈決絕與剛強。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是的,長江一直在流淌著,如此之長,橫亘著中原。然而,在時間上,它似乎更長,貫穿著整個歷史。在長江的上游,有劉備白帝託孤的眼淚,也有李白揚帆盪槳的身影。或許,劉備與李白完全是兩類人,一位是爭逐天下的君主,一位則是週遊天下的詩人。帝王將相自成其蓋世偉業,賢士詩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長江以它的廣博容納了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劉備疲憊的馬蹄。在這裡軍事與文辭交融,征服與解脫交融!在這裡,我看到了華夏你的寬容與博大。

最後,我漫步在江南的古鎮,蓴鱸之思和那個桃花流水的童話,或許已成為每個華夏兒女的情結,在這裡,有人選擇了隱逸。“大隱隱於市”,於是,就把自己完全銷融於鍋碗丁當聲中,把自己完全銷融於雜貨俗物叫賣聲中,而這裡溫柔的小橋流水,溫柔的炊煙老屋,這裡淳樸的鄉親鄰里,也都欣然接受你的到來。然而,古鎮,也有難以捉摸的一面,便如白髮蘇州的那個復社,以及那篇膾炙人口的《五人墓碑記》。在這裡,我看到了華夏你最深處的溫柔忍讓與爆發!

華夏大地山川秀美,人文醇美,在這小小的一山一川、一人情一風俗間便倒映著華夏的全貌,讓我們透過山水人文,去窺得華夏母親的容顏。

【點評】

這篇文章如果刪去了第一段的末句“我要擷取你殘留的裊裊餘音,來窺得你的全部”和最後一段的“在這小小的一山一川、一人情一風俗間便倒映著華夏的全貌,讓我們透過山水人文,去窺得華夏母親的容顏”,很難想像一下子直接和文題掛起鉤來。這就是所謂“點睛之筆”的重要性。

細讀之,可發現考生獨具匠心,他(她)從塞北、長江、江南三個區域沉積的歷史文化來謳歌華夏民族的慘烈決絕與剛強、寬容與博大以及溫柔忍讓與爆發,洋溢著作為華夏子孫的熱情與自豪。語言瑰麗,浸透著濃厚的人文色彩。

第二種:這是一個逆命題。根據對試題的解讀,我們覺得這正是這次考題的正解,是最佳立意。

“一葉落知天下秋”是個盡人皆知的命題,命題者加上問號之後,語義立即有了逆轉,含義應該是“一葉落”果真能知“天下秋”?這恰恰犯了哲學上的錯誤,那就是以偏概全,以點帶面,看問題片面,不能多角度多思維立體地看待事物或人。

這種思考,也許正是命題者的匠心所在,屬於反彈琵琶法,是求異思維,考的正是考生逆向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這方面去想,咱也就原諒命題者的不是了。

例如:“近墨者未必黑”的“反彈”,“班門弄斧”的反彈。華羅庚主張“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因為“名師出高徒”,不怕出醜,有勇氣向行家學習,讓他們指點迷津,一定會進步很快。“藝高人膽大”道理不言自明,而“膽大人藝高”更有道理,因為膽大的藝人會勇敢地向高難動作探討,不斷創出新招。

典型的例文:

一葉落知天下秋?

小女子寶釵擇日出了大觀園來到世間遊玩一番,才發現世人對我有諸多非議,小女子我實在是冤枉啊!現在想來,世人都犯了”一葉落知天下秋“的錯誤啊!人們都偏愛弱不禁風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個個咬牙切齒,有的罵我虛偽做作,有的指我貪圖名利,有的責我破壞他人美好感情……這都是因為他們用”一葉“的眼鏡看我的緣故。

我承認我與林妹妹相比,的確有些圓滑世故,但這並不是我的錯。我隨母親、兄弟借居在賈府,我的母親性格溫和,哥哥又是一個無法無天的混世魔王,後來又娶了一個凶神惡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處處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親和我在這樣的漩渦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卻罵我虛偽,收買人心,難道我關心每一個人也有錯嗎?我不過是希望母親和自己能與周圍的每一個和平相處罷了。

有人找出我曾寫過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說我一心想著名利富貴,這又是對我的大偏見。大家是否忘了我是為了選秀女才上京的?作為一個從小便被教育的“三從四德”的大家閨秀,當我面臨著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難道我不能對自己的未來有些許的憧憬、期盼?而且我還在螃蟹詩中抒發了對這黑暗世道的痛惡,使姐妹們大呼痛快,這也是我的詩文,為什麼人們卻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確感人,可金玉良緣並不是我一手策劃出來的,我也在追尋著自己的愛情呀!當寶玉挨打時,我不也流露真情了嗎?但林妹妹那紅腫的雙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們對我自然視而不見了。調包計給我招來一片罵聲,可誰又知道當我聽到寶玉的一聲聲“林妹妹”時,我的心中也痛苦萬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愛情,還承擔著破壞別人感情的罵名,誰又曾為我說過一句公道話呢?

人們之所以對我有許多偏見,是因為他們都帶著”一葉“的心情來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詞一句……其實,就連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眼光看我,後悔以前誤會了我,為什麼其他人不能呢?但願世人不要以”一葉落知天下秋“來看人,這樣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本文運用逆向思維,從寶釵鳴冤叫屈的角度入筆,大膽打破了世人褒“黛”貶“釵”的思維定勢,借女主人之口,向世人發出了發自內心的呼喚和吶喊:不要再以“一葉落知天下秋”來看人。全篇構思巧妙,借用文學形象回答哲理問題,將抽象富於形象的敘述之中,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