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探究能力功在平時

一、 高考閱讀探究題探究什麼

探究題是指開放性試題中帶有對材料的研究、探討、分析、整合,進而提出質疑、另解、建議或鑑賞評價的題目。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語文運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可見探究是語文學習所應培養的三大能力之一;《課程標準》又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見探究又是語文學習三大方式之一。探究,既是語文能力,又是語文學習方法,可見探究是多么重要。

實行新課程後的新高考,在現代文閱讀方面十分重視探究能力的考查,這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既可以檢閱實行新課程的實績,推動新課程的進一步發展,也使語文高考自身出現了新局面。

由於過去高考從未提過探究的要求,朦朧意識之中,有人認為“探究”是一個十分玄乎的事情。實際上,探究並非不可捉摸,其要求十分明確。

XX年實行新課程四省市的《考試大綱》指出的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探究”要求是:

1.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2. 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 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實用類文本閱讀的“探究”要求是:

1.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2. 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3. 探究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把上述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各3條要求結合起來看,不難發現是一一對應的。第1條,指的都是探究文本自身;第2條,指的都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第3條,指的則是對文本的特有解讀。文本本身、人文背景、特有解讀,探究的就是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好記好懂。把兩類文本的探究要求合起來表述,第1條是發掘作品自身深沉而豐富的意蘊,第2條是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第3條是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並發現矛盾,質疑解難。

從上面簡單的分析概括又不難發現,探究既不是對信息的篩選整合,也主要不是對藝術性的評說鑑賞,而是對作品思想內容的發掘、探討、特有的解讀和質疑。探究側重於作品人文性的一面,只有注重了探究,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實。

二、 閱讀探究題與其他閱讀題異同

1. 不少現代文閱讀簡答題其實都有一定的探究色彩。例如:

(1) XX年高考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並讚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本題探究文中所寫某部分內容的作用和意義,兼顧對文句深沉而豐富的意蘊和作品形式兩個方面的理解和賞析。其答案是:① 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② 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 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

(2) XX年江蘇卷考題:“請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文,簡要說明作者對古老農耕文明的態度是什麼?”本題探究文句的豐富意蘊。畫線的句子是:“有人在渴望它的改變,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續——一切都在兩難之中。”句中的“它”指的是煙雨中的老牛木犁,所謂“一幅煙雨牛鷺圖”。該題的答案是:① 眷念古老的農耕文明;② 為其終將消失而惆悵。

(3)XX年廣東卷考題:“文中出現了三次與‘說’相關的描寫,試結合文章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1) 為什麼在作者的筆下,《傅雷文集》好像是驕傲地說‘我可以永存’,蘇格拉底小雕像卻‘緊閉著嘴巴,一聲不吭’?(2) ‘這個倖存下來的泥公雞,不知何故,對著行將熄滅的夕陽張嘴大叫。我的心已經聽到了它的哀鳴。’聯繫上下文,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內涵?”本題探究文句的豐富意蘊及一定程度上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該題的答案要點是:(1) “我可以永存”答題時應突出文字能夠準確地記憶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緊閉著嘴巴,一聲不吭”,應突出哲人只能解釋昨天,而不能對我們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2) 表現了作者對傳統民間工藝遭受商品經濟的衝擊逐漸消失的憂慮和無奈。

可以這樣說,凡是不以發現、篩選、整合信息為主要考點的試題,都帶有一定的探究性質,離開探究,就不可能把握作品的豐富意蘊,理解就不可能真正到位。我們在探究方面不妨更自覺,更清醒一點。

2. 探究題與一般現代文閱讀題又有一定的不同。

其一,一般現代文閱讀題,往往答案就在文中,或根據文本內容分析解說,關鍵在於發現、篩選、整合、吸收。探究題的答案,既要根據文本,又要藉助於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你懂得哲學,才能從哲學的高度進行探究;你懂得審美理論,才能從審美的角度進行探究;你了解時代和社會,才能聯繫背景進行探究;你熟悉《水滸傳》,才能著眼於整部作品對其中的某一個問題進行探究;你了解作家,才能聯繫作家的人生閱歷、思想傾向和創作風格進行探究。一個人探究能力的大小強弱,與他哲學、思想、藝術的各方面有無厚實的根基有關。否則,就文解文,斷然不能把文章擺到恰當的位置,不能洞察文章的深邃內涵,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藝術風格。

其二,從理論上來說,探究與創新是緊密相連的,可以有新見,有不同的探究結果,因此,答案不可能也不應該求同,允許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能根據文本和有關原理,合乎邏輯地展開論述,言之成理即可。如果探究題而又規定死的答案,那就有違鼓勵創新的精神。

三、 閱讀探究題有一個發展過程

探究是高考中的一種新試題,試卷上的探究題起點不高,得有一個發展過程。據說,國家命題組對寧夏、海南卷的一道探究題評價很高。該題就《林沖見差撥》一文而命,是閱讀該文的4道試題的最後一題:“對第三段‘林沖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這句話,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歎評點道:‘雖是搖出奇文,然亦實是林沖身份。’依據小說內容,探究‘亦實是林沖身份’指的是林沖的哪一種身份,表現的是林沖什麼樣的性格和心理。”

參考答案:兩種身份:① 教頭身份。② 配軍身份。四種性格和心理:① 謹慎小心。② 沉著鎮靜。③ 隱忍順從。④ 顧及顏面。

從這一道探究題來看,其實也還是一個人物身份和性格把握的問題。

寧夏、海南卷另一道關於實用類文本的閱讀探究題是:“葉聖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牛’來自勉。依據傳記內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經體現了葉聖陶的‘孺子牛’襟懷。請簡要論述。”

參考答案:三個方面:① 對子女循循善誘,呵護備至。② 對作者、讀者精心扶植,熱情寬容。③ 對年輕編輯輔導提攜,關心愛護。

從這一道探究題來看,連文言文閱讀的“全都表現人物某一特點的一項是”這種試題,都可以說是探究題了,只是在文言文閱讀那裡,是列出四項讓你選擇,這裡是要自我發現。

有人說,XX年四省的現代文閱讀測試題中的探究題,還只是處於“初級階段”,與《考試大綱》的要求還有一個頗大的距離。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四、 提高探究能力,功在平時

怎樣加強探究訓練,逐步適應已經開始出現並有可能不斷提高要求,真正像考綱所說的那種探究測試呢?如前所說,探究題探究的主要就是作品自身深沉而豐富的意蘊,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及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並發現矛盾,質疑解難。這些都不是臨陣磨槍就能收效,不可認為探究只是一種技藝。探究之功,非一日之功;培養探究能力,功在平時。

1. 現在的課文,人文性一般說來都很強,注重課文閱讀探究,會使語文學習顯出一點活力。高三語文學習,必須開發課文資源,在真正提高人文修養和語文素養方面下功夫。探究的重點,根據前面所述,自然是文本本身、文本背景、特有解讀等三個方面。

下面,試就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略舉數例說明。

例1 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課文相關內容:熵是根據熱力學能量守衡和能量可以轉化兩個定律而提出的,它是不能再被轉化的能量的總和的測定單位,能量平均狀態是熵值達到的最大狀態,那時將不再有任何自由能量來進一步做功了。

探究題:本文作者在《熵:一種新的世界觀》一書中還曾說過:熵定律“實質是說,宇宙萬物從一定的價值與結構開始,不可挽回地向混亂和荒廢發展”。有人據此認為熵律適用於孤立封閉系統的一切過程,小到一個生命體,大到整個宇宙。相對於進化論而言,這種觀點可稱為退化史觀。你對進化論與退化史觀持什麼看法?試結合本文,說說你的觀點。(不少於200字)

本題要求探究發掘作品自身深沉而豐富的意蘊,並形成關於世界觀的認識。在讀這篇文章之前,也許一般人(包括筆者在內)都會斷然否認退化史觀,但讀了這篇文章,可能就會有一點新的看法。誠然,地球能量總值不變,能量可以轉化,但轉化後的能量並不可能再做功,比如煤燃燒後二氧化碳散發到空中,就不可能再為人類利用,因而,可利用的資源只會愈來愈少,如果達到“能量平均狀態”就將“不再有任何自由能量來進一步做功”,“退化”不能不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一個問題。該題的具體答案可以因人而異,只要有道理就行。

例2路

課文相關內容:一種文明類型與道路的形態密切相關,而道路的類型取決於代步的技術。決定一種文明生死存亡的,是這種文明有無開闢新路的能力。外國人曾經恭維我們的長城,說長城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高速公路”——藉助於一個個烽火台,邊關將士能將敵軍來犯的訊息在一天之內傳到幾千里外。其實,長城到底是牆而不是路,我們的民族在修牆上投入的精力遠大於在修路上投入的精力。文章末段說:(明清)這兩個朝代的統治者之所以要實行海禁,就是為了“固守住疆界,籠絡住人口”。世界上最大的洋在他們眼中,與西南面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一樣,不過是老天賜予的免費的長城。他們想不到或不願想到,那是一條寬廣無垠的路,直到堅船利炮逼近的時候,他們才猛然意識到這大洋原來是路——當然只是洋人的而非自己的路。

探究題:從末段看,實行海禁的明、清統治者是怎樣看待大洋的?由此,你對古代“長江天塹”的說法有什麼新的認識?

本題要求探究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作者否認“長城是路”的說法,認為長城是牆,批判了中華文明中缺乏進取精神的一面。實行海禁的明、清統治者認為大洋並不是通向世界各地的寬廣無垠的路,而是阻遏對方進入的天然的長城,都反映了一種封閉、保守的態度。由此,我們對古代“長江天塹”的說法也就應該有所否定,應看到這種說法也是把長江視為防守的壁壘,而不是視為進取的通道,同樣是封閉和保守的反映。

例3英雄的舞蹈(小說) 路 翎

課文相關內容:小說主人公張小賴是鎮上的一個說書藝人,十幾年來抽著鴉片,衰老、病弱,僅剩下一副乾癟而可怕的軀體。後來,在斜對面的茶館裡,一個女子拉著胡琴,一個男人尖利地唱著《毛毛雨》和《何日君再來》,把聽眾都吸引了過去。憤怒的張小賴更加起勁地說起三國故事,仿佛自己就是替天行道的呂布、關公,拾起地上的竹棍在台上拚命揮舞,大叫一聲撲翻了條桌,跌在地上死了。

探究題:你覺得這篇小說有什麼風格?試以繪畫為喻,說說這篇小說是像油畫、國畫或漫畫,從而闡明它的風格。

本題要求發掘作品自身深沉而豐富的意蘊,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時代精神。這篇小說像是一幅漫畫,具有誇張的諷刺的特點,如對張小賴外形的描寫,說書時聲音、動作的描寫等都是這樣。特別是“他大叫一聲撲翻了條桌,跌在地上了”,出人意料地一下子就“死了”,這個結局無疑具有誇張色彩,仿佛是《裝在套子裡的人》中守舊的主人公被女友一推就死的結局一樣,漫畫式地突出了守舊人物的虛空無力,不堪一擊。

2. 即使從國中所學課本中選擇某些課文作探究,也很有意義,便於入手,若能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有所得,其中樂趣不可言喻。

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一般人都把重點放在一個“諷”字上,指出“諷”不是諷刺,而是藉助比喻、故事等方式委婉地勸諫,於是著重分析鄒忌的諷諫藝術。其實,鄒忌的可貴特點並不僅僅是善諫的問題,善諫只是一點技術,鄒忌還有許多可貴品質。例如:① 力求自知。為了自知,他廣為調查研究,問妻、問妾、問客“孰視”徐公,還要再“窺鏡自視”,終於有了自知之明:遠不及徐公美。② 善於反思。明明自己不及徐公美,為什麼妻、妾、客都不講真話呢?鄒忌“暮寢而思之”,原來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於我”,他們皆有私心,怎能講真話呢?③ 推己及人。鄒忌由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不由想到了齊王,作為一國之君的齊王,更該有多少人想從他那裡得到好處,能不受矇騙嗎?④ 敢於進諫。想到了齊王受矇騙,鄒忌可沒有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而是當即入朝進諫,確有勇氣。這以後才是⑤ ——善於“諷諫”的問題,鄒忌現身說法,以己為喻,終使齊王頓悟自己受蔽之深,下令群臣和全國,“面刺寡人之過”,即使在外議論,“聞寡人之耳”亦可受賞,“納諫”的決心的確很大,使齊國迅速強盛起來。如能探索到這一步,顯然走進了人物的深處,走進了人文的深處。

再如蘇教版國中語文教材有一篇課文《送行》,寫一般人在朋友遠行的時候,既在頭天晚上舉行餞別宴會,又在第二天早上到車站送行,而內心裡卻巴望火車快點開出,以結束尷尬的局面。但有些人通過“社交處”受僱於被送者,在車站卻盡顯依依不捨的情感。文中所寫的勒羅就是這樣一個人。有人認為勒羅有真情,甚至連教材編寫者都有這樣的看法。這樣就可以展開探究:勒羅的車站送別是真情嗎?從本質上看問題,而把現象只看作入門的嚮導。其一,勒羅在車站送別,他“的確有感情”,眼中有的是淚水。但這裡的“感情”不等於“真情”,只是出於“演戲”的需要而培養起來,“沒有感情演不成戲嘛”。“演戲”,這才是問題的本質。其二,進一步看,勒羅“演戲”還只是一個現象,他與被送行者不是合作演出的關係,也不是一方欣賞另一方演出的關係,而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許多美國人,在英國交不上‘朋友’,但完全可以僱人送行。”藉以避免孤獨,博得車警尊重,在旅伴中顯示身份地位。由此誕生了“英美社交處”,明碼標價,毫不含糊。在這樣的赤裸裸的僱傭關係面前,勒羅出於謀生的目的而受僱“演戲”,會有“真情”嗎?其三,再從整個英國的社會背景看,親朋好友之間,都以到車站送行為苦,尋求“擺脫”;主客之間,“英國人是那么不好客”,以致成千上萬美國人帶來的介紹信形如廢紙。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的確要呼喚真情,但絕不會以“僱傭”的“演戲”作為一條出路,“僱傭”的“演戲”只能是一種誇張、幽默和諷刺,以奇特的想像深刻地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無助,給了無情的現實一筆更深的諷刺!從過去所學的課文中選擇某些文章讓學生作一點探究,深化過去所思所悟,確實是一個辦法,可以使學生在過去的基礎上進一步領受到探究的樂趣。

3. 關注報刊上對某些問題的探究和質疑的文章,善於思考某些人文色彩濃厚的話題。

例如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亨廷頓認為,自從“資本主義陣營”和“共產主義陣營”的冷戰結束之後,原有的兩半劃分已不存在,世界需要新的劃分法,應該從固有文明來劃分,在眾多的文明中,新世紀將會由西方文明、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唱主角,構成21世紀世界的衝突圖譜。這讓不少中國文化人產生了一種愉快感。很多年輕人更是摩拳擦掌,準備參與21世紀“三岔口”式的打鬥,而且信心滿滿地預計中華文明極有可能成為擂主。對此,學者余秋雨從一開始就十分懷疑。他認為,世界各大文明間,融合的事實遠遠超過衝突的事實。只要是文明,互相之間一定有共同的語言,也有共同的敵人。人類不能放過必須一起面對的災難,而掉過頭來自相衝突。亨廷頓把中華文明在衝突中的地位大大抬高,實際上是把中華文明看作主要對手。余秋雨借用德國學者哈拉爾德·米勒的話,指出這個理論背後隱藏著兩個基本辭彙,那就是“我們”和“他們”,“我們”要防範“他們”,人類歷史上一切簡單化的理論總是會讓人們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最後才會讓人們擺脫。作為一個高中學生,也可聯繫當今的時代背景,對這種“文明衝突論”探究一番,認清不同文明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明確自己對不同文明的應有態度。這不但對於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而且對於提高寫作水平,甚至對於自己的人生定位,都大有意義。關注現實,關注熱點,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課程和新高考的要求。

如果說,為迎接語文高考而進行的其他方面的複習都可以在某一個或長或短的階段完成的話,探究能力的培養卻不能限以時日,應該滲透在平時的學習之中,滲透在現代文閱讀各道簡答題的訓練之中,甚至還可滲透在古代詩文的閱讀鑑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