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喚醒我的教育之夢

為人師已近十年,回首這十年,庸庸碌碌是自我評價。曾經的理想在日復一日的教育生活中漸漸遠去,在茫然的教育生活中,我選擇了隨波逐流。直到有一天,我結識了新教育。

它像一粒神奇的種子,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茁長成長;又似一縷清風,喚醒沉睡在多少人心中的夢。

新教育認為,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秘,而閱讀能夠喚醒這種蘊藏著的美好與神奇;教育又是給予,需要教師和家長通過閱讀,通過故事傳授給孩子。對於我來說,是新教育喚醒了我沉睡的激情,為我的生命注入了鮮活的血液,我知道自己該努力了,在新教育行動的召喚下,我投入其中,並收穫著教育的快樂與幸福。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如果說還有收穫的話那便是讀了幾十本書和上百本雜誌(包括國小教學、班主任、讀者、特別關注等等),現在想來,那根本稱不上讀書,稱不上真正的閱讀——知性閱讀,只能算是瀏覽,沒有加以咀嚼和思考,沒有思考的閱讀則沒有深度,不會真正走進你的心靈。看了新教育專業閱讀用書《構築合宜的大腦》才知道自己走進了閱讀的誤區,在選擇書籍上也不再茫然。

新教育倡導閱讀閱讀再閱讀,它一直強調:沒有閱讀的學校,它不是學校;沒有閱讀的教育,它不是教育。有了閱讀的孩子,他就有底氣,他就很從容,他就有自信,他就能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也不懼怕考試。有了閱讀的教師,他也有底氣,也有靈氣,不再為分數和考試而活著。

對於新教育,最讓我感動的是“晨誦、午讀、暮省”這種回歸樸素的生活方式。晨誦——與黎明共舞,多么美好,多么富有詩意!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靈魂得以靈動。午讀,用美麗的童書滋潤童年,新教育的兒童階梯閱讀研究,為每一個兒童找到他此時此刻最適合的童書。這些精心挑選的書籍,將在娓娓動聽的故事中,告訴他們愛心、尊重、勇氣、友誼、生命、樸素、謙虛、感恩……它們將編制織出一張美麗的網,呵護孩子在漫長的旅途中保持著純真、快樂和勇氣。暮省,夕陽西下,問問自己,今天你收穫了什麼?用日記和隨筆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

通過新教育,我認識了一大批讓我仰慕的優秀教師——常麗華老師、薛瑞萍老師、馬玲老師、乾國祥老師……他們為新教育所做的努力,那份執著,讓我敬佩;他們對書籍、對閱讀的熱愛,讓我感動。薛瑞萍老師的《我們班的閱讀日誌》我讀了整整兩遍,我感動於她為孩子和家長所付出的那份心血。早在五六年前,在《國小青年教師》上就發表過她給家長寫的一封封信,那時候我整整抄了十幾頁。薛瑞萍老師做了無數件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的事情,她是我的榜樣。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我願始終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在自己的教室里,守護著最初的純真願望;我願意親近那些偉大的書籍,我相信,我所要的那種幸福,在那片更高更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