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紙幣

一 枚 紙 幣   迅猛發展的經濟擊破了千百年來土地對隴東農民的桎梏,更多的隴東人離開家鄉去打拚。於是,留守兒童便成為時下教育界熱議的話題。王嶺國小地處農村,我們班僅有的9名學生中就有7名是留守兒童。期中測驗後,我決定對這些學生進行一次家訪。李某某上課反應快,活波好動,但衛生差,是我們班的“邋遢大王”。下午放學後,我決定去一趟他家。李某某家住王嶺村壩口嘴隊,深秋的夕陽將廣袤地董志塬染成橘黃色,嫩綠的麥苗在料峭的秋風中搖曳。  李某某的爸爸和媽媽去深圳打工已經多年,他和爺爺奶奶生活著。兩位老人聽說是孫子的老師來家訪,十分高興,急忙招呼我進家。此刻,我才發現老人穿的是洗得發白的衣服,住的是低矮破舊的房屋,年齡都在七十多歲,身體狀況較差。由此我推斷李某某衛生差的原因——爺爺奶奶疏於管理。在我和爺爺愉快的交談中,得知爺爺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現已退休多年,兒子兒媳都外出打工,家中再無他人。由於農活忙,身體差,孫子的吃穿可以保障,至於衛生,基本無暇顧及。我無意間被老人家書架上擺放的一沓沓落滿灰塵的書籍所吸引。於是,隨手拿起一本書頁泛黃的《毛主席語錄》,信手翻開,一張“書籤”飄然落地,俯身拾起,喔,原來是一張舊紙幣!紙幣正面圖案為蒼穹下,一個牧馬人手持馬鞭正放牧著一群駿馬,“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赫然醒目;背面印有“1951”(年)、“10000” (元)字樣。正當我在詫異中欣賞這張紙幣時,老人說:“鄭老師,這是張作廢了的老錢,當年國家兌換時100元兌換1元,我忘了兌換,有幾十年了。現在是一張廢紙,用得著你就拿去吧,沒有你們老師的教育,我的孫子學習不可能這么好。”我猶豫了,此時,“為人師表,敬業修德”這八個字,在我腦海里浮現,拿家長的財物,顯然就是無德!老人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又說:“這東西現在一分錢都不值,我是看你喜歡…”。我想,既然分文不值,就不是“財物”,於是我在忐忑不安中收下了。  回到家了,打開電腦“百度”了一下,我震驚了!原來這張紙幣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俗稱“牧馬圖”,早已停止使用,被收藏界譽為“幣王”——價值二十多萬元!我立即打電話向在銀行工作的同學核實,同學聞訊後馬上趕來鑑別真偽。結論是:這張紙幣品相完美,是第一套人民幣中的極品,存量極少。市場價值至少在二十萬元以上,而且有價無貨,很多收藏者只是聽說,從未見過,能一睹其芳容,也算幸運。  “二十多萬元!”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二十萬多元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是我將近十年的工資收入……  不!絕不!我怎么能將如此貴重的東西據為己有,這不僅是對善良的家長的欺騙,更是對良知和師德的褻瀆,怎么能對得起“老師”這個神聖的稱號?  我立即和銀行的同學連夜趕赴李某某家裡,當我告知李某某的爺爺這枚紙幣的價值和珍貴程度時,老人先是疑惑,後來驚詫的幾乎說不出話來。在老人的千恩萬謝中,我終於如釋重負的離開了。當初夜皎潔的月光瀉滿大地時,我覺得今天是我最幸福最踏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