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對待沉默?-——讀《沉默的大多數》有感

“人要永遠做小孩子雖辦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辦到的”這是王小波對沉默的評價。正如他所說,在舊社會及當代中國,沉默者比比皆是,不容置否我也這沉默大多數中的一員。

根尋國人沉默的原因,有這么幾點。首先,“不敢說”。這是一種怯懦的表現,卻也是一種無奈。我國是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公民在我國擁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包括言論自由的權利。但這種制度仍不完善,在一些“權”壓之下,老百姓仍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特別是一些落後的地區,那裡的人則更將“沉默”當作神一樣供奉了。

其次,“無話說”這樣的人雖是少數,但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擁有驚人的洞察力。能夠透析社會的本質。言論的力量已無法讓他們控訴這個社會,於是他們便轉向更深層次的創作。比如寫作,言論上一時的而文字則是不朽的。他們其中之一就文學大家——魯迅。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對!沉默就是他們的武器,就是他們“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底氣。

最後,“不願說”這樣的人很多面對社會的不正之風無人管理。他們不願在說些什麼。只能與那位漁夫一樣隨波逐流與世推移。當然這些人當中也不乏有一些渾渾噩噩如同行屍走肉般的人,他們自私自利只願獨善其身,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醜態。

古人常說:“沉默是金”,培根也曾說過“如果對你有所了解的話題不動聲色,那么下次遇到你不懂的話題時請保持沉默”由此看來沉默的益處很多。的確生活中不乏那些愛說大話,行為總追不上話語的人失敗的例子,除此之外,當然也有一些默默無聞的人再別人說大話的那會功夫獲得成功。當今社會,這兩類人都不缺乏,尤其是第二類人成不成功則另說。

沉默當然也有它的弊端,值得我們去反思。社會上的歪風邪氣層出不窮只都是由於我們沉默不語放縱導致的,國家的民主建設也因為我們的沉默而舉步維艱。

那么,我們該如何對待沉默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沉默的含義,沉默並不意味著我們默默無聞無所作為而是要求我們要在恰當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輔之以行動。並且少數廢話多做實事,說的話要句句簡煉精幹做的事要事事做的細緻入微不能拖泥帶水。

沉默是一種智慧,掌握這種智慧無疑會成為你成功道路上的一塊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