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記敘作文精選5篇

高考滿分記敘作文精選一:我曾這樣想過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想法,每個人都是由源頭、是由一件事而所感觸的。

“一位老人在路上摔倒,一個小伙子扶他,卻反遭老人的誣陷,老人要求其賠償,說他把自己弄倒,小伙子百口莫辯,而眾人又紛紛同情這個老人,紛紛指責小伙子欺負老人。不管小伙子怎么解釋都不聽,小伙子只好賠償,老人得到500元正要走,小伙子的朋友上來說這附近有攝像頭,我們可以去看一下,老人自知理虧,使用各種理由要走。突然,小伙子說算了,不要管了。”

這篇報導使我感到不舒服,如果我看到一個老人倒在面前,我一定會幫助他的,但如果我遇到報導里的情況,我會怎么做又應該怎么做,這樣的事會使多少樂於助人的熱情降低呢?自此,我幫助他人開始有了一些不相信他人的感覺。

我去上街時,看見了一人騎一輛腳踏車徑直向人馳來,腳踏車上的那人兩手放開車把手,正在做飛的動作,頭總往後看,不看前面,他正好從我旁邊飛馳而過,而我看著他從我旁邊飛馳而撞的那個人,那個人被撞出血來了,如果我當時把手抬起來就可以攔住他了,而我沒有,那個人受傷了,我口袋裡有紙,我想去幫助他的,但我沒有,我怕他心情不好拿我開刀而那個騎腳踏車的人,也掉了下來,但他馬上騎腳踏車走了,因為怕承擔責任。我的心裡很是自責,我可以攔下他,但我怕他說我為什麼攔住他,而我沒有理由攔住他,因為……他沒有撞倒人,為什麼幫助別人需要那么多理由,為什麼幫助別人後,自己反倒麻煩多?

人的思緒有許多,有許多想過而又未做,當他人做時,只能後悔了,那些曾經這樣想過而並未做過的事,只能成為回憶了!

如果像報導里所說的,如果你摔倒了或是……那么會有多少人會幫助你,我曾這樣想過!

高考滿分記敘作文精選二:脈脈鄉情

浩浩的江水載著揚帆的船兒遠征,然而船兒明白來時燈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戀的港灣;碧藍的天空承載著鴿子飛翔的雙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著的依戀,天空中掠過的思念,當一個熟悉的名詞在腦際浮現,心中總是有些悸動。

曾經是如此驚詫於葉落的壯美,感懷於那極致的美麗。枝杈與土地僅有幾米的距離,然而葉兒毅然掙脫,任風翻飛,它飛鏇:任車將它壓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著根的方向飛鏇著動容的美麗。我問落葉,落葉不語,那該是由內散發的情愫,慢慢體會。

直到那一年,陽光融融,拂過內心小小的激動,春風暖暖,卻吹過心底淡淡的苦澀,門前的柏樹窸窣作響,搖曳著內心的不捨,那一天我們舉家遷往城裡。遠去了清晨那晶瑩的露珠,遠去了熏豆茶在鄉土味中蒸騰出的清韻雅志,遠去了春雨下撐著傘漫步于田埂的愜意。鑽進門前等候的車內,望著陽光映襯出的古屋的倩影,記憶便塵封在這安詳佇立的院落,在那漸漸遠去的方向,我落淚了,止不住地落,從心底流淌出的。

遠離了家鄉,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這時我仿佛能夠真切得體會到落葉掙脫枝頭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語堂的一篇隨筆曾給予了我深深地慰藉。小時候的他住在鼓浪嶼,離海很近,他常常和父親在海邊傾聽海的沉吟,他常問父親海的那邊的圖景,他嚮往著,終於他飛過了那道海,可海的這邊依然深深地縈繞在他的心底。他說:“當我乘飛機越過這道海時,覺得其實它很小,而當我在海的那頭遙望家鄉時,它是如此渺遠。”短短的一句話是如此意味深長,因為鄉愁是人間最美的語言。

高考滿分記敘作文精選三:我的路我的門

看到這個題,我有一種莫名的近乎落淚的感動。

禁錮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著的閃著光的日子不知從哪裡湧出來,讓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對爸爸媽媽感慨一句:“這么著,我就要高考了。”他們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經認為漫長的高考路已到盡頭,我記得懷揣著分班成績踏入教室時的躊躇滿志;我記得第一節化學課校長坐在講台上我們的小心翼翼;我記得發了高燒數學老師允許我睡一節課我的心滿意足;我記得無數個夜晚我的挑燈夜讀;我記得無數個清晨我的聞雞起舞……現在回想,這一切或成功或失敗的努力,或欣喜或憂傷的經歷,於不經意間早已一寸一寸地為我鋪平前方道路,承載著我最初的夢想讓我堅強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著,我看到了不遠處的那扇門,雖然我仍只是望著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與未來,與更廣闊天地的連線點。門口,有自由的風氣,有大師的思想,有無所畏懼的新的征程。我渴望著在一片更廣闊的領空翱翔,然後在我所最鍾愛的一片綠蔭中停歇;我渴望著在更遼闊的海洋遨遊,然後在某處深潛下去,去和其他魚兒嬉遊爭食,去和海底的珊瑚問好。門後,是又一塊如此適合我的夢想的起飛之地。而現在,我已正在不遠處眺望著它,過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腳夠到它了。

門與路,真是天生一對如此玄妙的組合。路上揮灑汗水,門後收穫驚喜;路上風雨兼程,門後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為對執著的人最好的回報。路給了我明確的方向,門給了我拼搏的動力。而即將走完一程路、推開一扇門的我,無疑是個最滿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溫暖同行,我收到了媽媽關切的電話,我也看到從不參加什麼祭拜的父親在普陀雙手合十給我許願時彎下的寬闊脊背。那些時刻,我便握緊拳頭,更奮然而前行。

我的門需要我自己推開。有一刻我終將試練我的鋒芒,在另一個聖潔的地方,仰望頭頂燦爛的星空,我將依然微笑著面對一切,亦會如偉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邊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為大學之門後,自有另一條充滿挑戰的路,那裡有我未來的陰晴雨雪,路的盡頭,一定會在夢的渡口閃光。

高考滿分記敘作文精選四:膠片或是數碼親情都是核心

對那幅照片我一直不滿意,是爺爺的一幅肖像照片,家裡人都說挺好,後來以那幅照片為藍本又做了瓷版畫,但與記憶中的爺爺相去甚遠。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在他們身邊八年,記憶如磐石,刻骨銘心。兩位老人早已離我遠去,眼前卻總模糊著爺爺踉蹌的腳步,耳畔迴蕩著奶奶的哭泣,永紅什麼時候再回來啊? 儘管不能詮釋內心記憶,但那幅照片我一直珍藏。後來,學會攝影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拍那幅照片並放大,現仍在我的書房裡掛著,那是記憶中爺爺唯一一幅照片。

歲月更替,手中有了相機,並從膠片到了數碼,科技改變了一切。房間一角堆積的膠片、影集遠遠不如桌子上那個4T的硬碟所承載豐富,但點滴的記憶,前者所占更為豐滿。 於是,內心常彷徨:我們少了什麼? 膠片到數碼,科技改變的不僅是攝影方式,更是生活方式。一部手機搞定一切,拍照、上網、購物、繳罰款……不經意間,捷運上人手一份的報紙悄然滑落;機場旅客手中的書籍寥寥無幾;親朋聚餐,開心的是這盤菜又可以發朋友圈。

科技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1912年,拉蒂格父親送給他一部小相機的時候,很是稀罕新潮,那時起,他拍攝了他的上流社會家庭親情。在那個大動盪時代,其行為僅如低頭走路一般平凡甚至平庸,幾十年後,這些照片成為整個法國社會的時代記憶,入展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說到這裡,我感覺,關於“膠片時代與數位技術時代”這個命題實則是個偽命題,最新的科技發明的確取代了舊技術,或許也取代了許多美好,但這些東西,或舊古董或新科技,永遠只是一個工具。工具掌握人還是人掌握工具,這是個關鍵。或者說,這才是命題所指。

於是,悄然問自己,我,能做什麼? 急劇變化的經濟社會面前,我們是否眼光放得太遠,而無力顧及身邊——父母的健康,親人的需求? 前天,在江西老家的三弟,把手機視頻聊天功能打開,這是父母第一次使用,看到我在畫面里,媽媽興奮地說:“我看到你了,鬍子又沒刮。你看到我了嗎?”鏡頭裡,父母滿面喜悅,綻放的笑容,抑制不住流淌。 有段時間沒回家了,我想,得回去了。對了,父親一直說要爺爺那幅照片,家裡沒有,這次也得帶回去了。

高考滿分記敘作文精選五:溫暖,就是那么簡單

春風吹散了嫣紅柳綠,卻帶不走你給的溫暖;歲月斑駁了朱門高牆,卻掩不掉你給的溫暖;時光模糊了往日記憶,去抹不卻你給的溫暖。——題記

終日奔波在兩點一線之間的我們,似乎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細細品味來自父母、老師的溫暖。駐足回首,或許我們會發現,溫暖其實就是那么簡單的存在於我們周邊。

考試過後,獨自一人彷徨在十字街頭,夕陽籠罩著這座美麗的小城。畢竟是秋日,落葉紛紛從樹上落下,微風拂起,發出輕嘆似的聲響,仿佛是感知了我的心事,在替我悲哀。又一次考試失利。不知怎地,竟漫步到了街心公園。這時,一個滿臉稚氣的小男孩來到我身邊,用柔軟的聲音同我說:“小姐姐,你幹嘛愁眉苦臉的?是怎么了嘛?來,給你糖吃,很甜的,吃了就不會再傷心了。”我被他水汪汪的大眼睛感染到,竟失聲笑了出來。忽然覺得天空一下晴朗起來。在這個快樂、天真的小男孩面前,什麼煩惱都不值得一提。我的心因為這個小男孩的糖竟不覺得溫暖起來,仿佛現在並不是落葉知秋的季節,恰是暖陽當空的三月。其實,溫暖只是一根糖那么簡單而已。

不知名的小男孩給我無限的溫暖,陪伴我靜看春華秋實的父母,亦是給了我無限的溫暖。

臨近模擬考,又開起了“夜車”。不知不覺,竟累的趴在桌上睡著了,模模糊糊中,爸爸抱起了我。記憶中,小時候的我很是調皮,總喜歡纏著爸爸抱,而爸爸也總是寵溺的抱著我。長大後,爸爸便很少再抱我,只是很懷念爸爸的環抱,現在覺得,爸爸的懷抱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暖,讓我宿於其中。其實,溫暖只是一個懷抱那么簡單而已。

縱使歲月洪荒,我依然記得那顆糖,那簡單的溫暖;縱使年華不復,我依然記得那個抱,那簡單的溫暖。

溫暖,其實就是那么簡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