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怎么會有零分作文

高考為何會有零分作文。17日結束閱卷的語文,是閱卷最晚結束的科目。而作為考試的第一科,語文卷得分的最不確定因素就來自作文。日前,關於考生作文的相關報導也陸續見諸報端。讓人不解的是,今年四川省高考語文作文,沒有學生得滿分,零分作文依然還是出現了。考生們作文水平的兩級分化現象十分嚴重。作為母語,學生們學習了十幾年語文,為何到高考時還有考生能寫出零分作文?本報《教育周刊》邀請了我市資深中、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們分析學生從國小到中學的作文寫作學習過程,找尋學生們作文問題的根源。幾何學上的點只有位置沒有長度、沒有寬度、沒有高度,正是那無數個點構成了無數條線、無數個面、無數個立體……請就以上要求,展開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高考作文 錯別字層出不窮 今年的高考作文,四川省沒有考生拿到了滿分,究其原因,還是基礎功不紮實。根據此前媒體獲得的閱卷場上改卷老師的評論,老師們都覺得今年高考作文兩級分化比較嚴重。高考沒有滿分作文,並不是學生們寫得不好,也不是因為立意有誤,而這些優秀作文竟然被平時看似不起眼的錯別字給打倒了,檢討書《高考為何會有零分作文》。 根據此次閱卷老師的介紹,考場作文錯一個字扣一分,最多扣三分。相比以前0.5一個錯別字的扣分規定,如今的考試對考生的語文基礎功要求越來越嚴格。儘管有考生們叫屈,但仍然有很多學生都認為應該對字詞嚴格要求,“如果連平時常用的字詞都會寫錯,今後還能怎么深入學習語文。” 國小寫作要求 相比立意思考 老師更重視改字詞 從國小一年級開始,語文老師就逐漸要求學生們寫長一點的句子了。到學生們開始能寫完整的作文時,老師們都要求語句通順,事件交代清楚即可。對於學生的錯別字和病句,老師們比較重視。記者從本報《苗地》信箱小學生投來的稿子就看出,一篇被指導老師修改過的小學生作文,錯別字詞比較少,但很多作文缺乏中心思想,重複累贅的語句比較多,往往需要再次修改“裁剪”。

“小學生主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因為這是他們最愛犯的毛病。相比中心思想立意,老師們通常都較少去提出要求。”錦里國小語文老師張琳告訴記者,在語文學科上,小學生的整體邏輯思維訓練還不是特別完善,因此對他們的寫作要求也會相對簡單些。 中學作文指導 注重整體思想 放鬆基礎字詞 “國中以後,對於學生的寫作要求,更重視文章立意。”我市一位重點中學語文老師表示,在他教書的20多年裡,歷來對中學生的寫作指導都是從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下手,“不要偏題才是最關鍵的。”對於基礎性的字詞和句式要求,老師們反而忽略了許多。“並不是看不到學生們的錯別字,只是相對於整體文章架構而言,主題和立意更為重要,這也是學生作文得分高低的關鍵。” “平時偶爾寫一些錯字,老師也不見得會改得出來。我們一直都覺得好作文重在結構,個別錯字瑕不掩瑜。”一位考生告訴記者,在高考之前,平日對作文錯別字要求不太嚴格的老師開始強調起錯別字和病句問題,讓他們十分不適應。“其實應該早訓練的,在考試時才特別注意字詞反而影響整體思維。”

老師揭秘 作文是語文綜合素質體現 “新課改語文學科越來越重視文化浸潤功能,”我市十二中的語文老師李鑫表示,作文是語文綜合素質的整體展現,字、詞、句各類語文要素都在裡面得以體現,“單從作文一項,就能看出不少考生們學習語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據悉,此次高考作文中的優秀作文無法得滿分,緣於錯別字;洋洋灑灑寫滿試卷的作文竟然不及格,因為考生對材料作文的“點、線、面”寓意理解有誤,少數文、理科學生都逃脫不了偏題的命運。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就題說題地寫議論文,不僅泛泛而談的枯燥說教,論證論據也十分軟弱無力,這樣的作文怎么能夠得到高分呢?記者無意中得到一份我市某中學一位同學的檢討書,或許我們從中能看出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