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熱點素材:航天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時候,可能想到的多是神舟飛船這樣“高大上”的套用跟老百姓有啥關係?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xx高考熱點素材:航天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希望對你們有用!

20xx高考熱點素材:航天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據介紹,目前中國航天與空間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以高分、風雲、海洋、資源為代表的遙感衛星,在農業、林業、國土、測繪、水利、住建、環保、減災、交通、氣象、海洋等領域得到廣泛套用,通信衛星形成了穩定高效的商業化運作模式,導航定位衛星步入了產業化的發展軌道。

此外,中國的各類衛星套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為例,已成功發射多顆衛星,18個行業1100多家單位和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高分套用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實現了高分數據共享,不斷擴大專業化、業務化的套用。因此,可以說航天技術早已走進了普通民眾的“衣食住行”,下面就是幾個例子。

現在讓幼兒父母大感方便的“尿不濕”,以及成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所用的成人紙尿布,就有航天技術的貢獻。在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上天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執行任務時還要想辦法應對尿急的“囧事”。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航天員受到這種困擾,科研人員發明了能大量吸水的紙尿布,幫航天員解決了這個難言之隱。這項技術轉為民用之後,就帶來了人們非常熟悉的“尿不濕”。

速食麵是人們非常熟悉的食品,速食麵配料包中的脫水蔬菜也來自航天技術。大家都知道蔬菜的保存和運輸不易,從農場運到菜市場都要損壞許多,那航天員要吃蔬菜怎么辦?美國航天局為了讓航天員能在太空中吃到蔬菜,以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開發了脫水蔬菜技術。該技術幾乎能去除蔬菜中的全部水分,得到大家都見過的速食麵蔬菜包那樣的產品,其效果也就不用多說。

如今不少建築的屋頂都裝上了太陽能電池板,所發的電不僅供自己用,多出來的還可送回電網賺錢。而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展,航天技術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太空中的衛星、飛船和空間站要能持續獲得能源,顯然太陽能技術是一個良好選擇,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就伸出了長度超過70米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些設備使用了穩定、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也推動了地面上對太陽能的套用。

許多人開車出行時依靠衛星導航指路,各國發射上天的大量導航衛星成為了“路盲”的福音。在這方面,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嶄露頭角,截至目前已成功發射22顆北斗導航衛星,在20xx年已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導航服務能力,預計到20xx年前後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北斗”系列產品已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型穿戴設備、車載導航等大眾套用領域開始批量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