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發現

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人生軌跡,並非總如預構想象一般美好。即使朝心儀的方向馳往,美,也是需要去發現的。

我認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趣,是一種是美;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為政風範,是一種是美;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是一種是美。

學識淵博的孔子,面對兩小兒辯日孰近孰遠之問題,不怕被取笑,那是一種大度坦誠之美。

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對秋感受,與他人頗為不同,一反他人悲秋情調,歌頌秋天壯美。那是一種奮發進取之美。

劉盛蘭,走過古稀,走過耄耋,年屆九十仍堅持拾荒助學,老人沒有更多言語,以無聲的行動,有力詮釋著一個偉大民族對教育的深刻理解。那,是一種崇仁厚德之美。

甘於奉獻是美。馬克思說過如果一個人為自己而活著,那么他的生命將是暗淡的。為他人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義。

戮力同心,也是美。《史記》有云:“民與民同心,則家安之;君與民同心,則國興之。”在今天,這是人民與人民同心,人民與國家同心,如此同心,何愁民不旺?何愁國不興?

生活中,庸人只會抱怨,因為庸人眼裡,儘是煩惱、痛苦和失望,他們發現不了生活中的美。而智者,總是豁達的,因他們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

陶淵明因為發現了美,才有“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明快之感。杜甫因發現了美,才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李白因發現了美,才有“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灑雲邊”的幽情和閒適。王勃因發現了美,才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共一色”的千古絕唱。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晨曦灑滿大地,閃耀金光,那是柔和美。雄鷹展翅翱翔,弱肉強食,那是自由美。

一個鼓勵的眼神,是美,一個安慰的擁抱,是美。誠實守信,是美;將順其美,是美。美,需要被發現

發現美,需要我們放下心中的枷鎖,用心發現。所以讓我們放下抱怨,帶上渴望發現美的心,去觀察生活,去發現美。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故,美即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