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切都是浮雲

據說,有人因為猶太王大衛戒指上的一句銘義“一切都會過去”,就反其意而用之。打算在自己的戒指上刻上:“一切都不會過去。”

我不知道大衛王是在怎樣的語境中刻下這句銘文的。但是猶太人在歷史上的多災多難;從古代社會的顛沛流離,到現代社會被納粹囚禁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苦苦掙扎,都給世人理解這句銘文,提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語境。在困難中堅信一切都會過去,以坦然的心態承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就像那位猶太小姑娘安妮那樣,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捕,即便長期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但仍然堅持書寫日記,以自己樂觀的心態和燦爛的文字照亮自己、照亮旁人,其積極態度,不正是“一切都會過去”的絕好註解嗎?

當然,以達觀乃至樂觀的態度相信“一切都會過去”,有勇氣直面磨難和痛苦,並不意味著遮蔽磨難和痛苦,更不意味著以消除對痛苦的感受,來製造痛苦消除的幻覺。雖然古希臘哲人留下過“一切皆流”、“人不能兩次插足同一條河流”的名言佳句,似乎也提醒了我們,時間之流會把磨難和痛苦在內的一切帶向過去。但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如綿延不絕的河流,難以劃出一道截然的界限。且不說當下發生的一切,在現實中會留下許多物質的印記,無法被時間之流所淹沒。即以過去了的一切而論,一方面,過往的歷史和占老的傳統,都會構成當下的背景,對現在乃至未來的一切產生深刻影響;另一方面,人的記憶難以磨滅,也在相當程度上制約著人的思想和行為。從這一意義上說,“一切都不會過去”,在於強調過去對現實乃至未來發生深刻的影響,與“一切都會過去”這句銘文起著互為補充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貌似截然對立的兩句銘文中,所能揭示的,依然是一以貫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立場。但是,針對當下的現實語境,針對當下許多人對一切都抱無所謂的態度,以躺倒在地的方式來娛樂至死甚至娛樂至死,以故作瀟灑的態度把纏繞於身邊的一切都看得如同過眼煙雲,如網路流行語所謂的“神馬都是浮雲”,在這樣的氛圍中,強調當下的現實立場,強調一種堅定不移的執著態度,以沉潛於人生的真切痛苦,來磨礪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在不否認“一切都會過去”這句銘文積極意義的同時,我會對“一切都不會過去”的銘文,投以更多的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