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走得太快

別走得太快,等一等,讓靈魂跟上來。

——題記

古老的文明中總是存在著難以匹敵的智慧。我很喜歡古印第安人的一句諺語:“別走太快,等一等靈魂。”在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發現了如果節奏太快的話會丟掉一些東西,而且是彌足珍貴的。

150多年前,美國著名的作家梭羅厭倦了美國社會的浮華可笑,便隻身一人僅僅帶著幾件物品就來到了瓦爾登湖。這裡更接近自然,更能讓人的心靈得到舒緩。他就在美麗的湖畔享受著悠然的生活,錘鍊著他的心靈和文筆。終於他,他寫成了《瓦爾登湖》這一傳世名篇,得出了“需要其實很少,欲望實在太多”精闢理論。

梭羅發現在喧囂的鬧市中人們都走得太快,他選擇了自然。在寧靜的環境中,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到了旁人所不能的思想境界。別走得太快。

他是文藝復興中的三傑之一,一幅《最後的晚餐》讓他震驚世人,一幅《蒙娜麗莎》讓他名垂青史,為後人所敬仰。他爐火純青的畫技也是一遍遍的錘鍊而來的。小時候的他拜師學藝,躊躇滿志。當老師讓他照著雞蛋畫的時候,一開始他十分認真,可是當老師一邊又一遍的要求他畫雞蛋的時候,他開始厭煩了。他想要開始其他的學習,於是便跑去問老師。經過老師的一番指點,他明白了要成功不可急,於是他一遍遍的畫雞蛋不厭煩,使他的畫技得到了提升,為以後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成就了一代名師。

慢是一台儲備機,為快儲備了動力;慢是一部解讀機,是體現一個人才能的標誌。真是他在慢時的積累,才有他以後的飛躍。別走得太快。

兵家說“兵貴神速”。紅軍正是因為趕在敵人之前到達了瀘定橋,才能奪下他。二戰時期的德國靠著“閃擊戰”打贏了那么多場的戰役。在大躍進時期,中國正是盲目的追求速度,提出了“三年超英,五年趕美。”的口號。有決心和志氣是好的,可是當初的中國的條件根本不符合。所以便出現了後面的一系列錯誤,導致國家發展止步,生產停滯不前。

“欲速則不達”,後來我們“穩”字當頭,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終於取得了現在令人欣喜的成就。別走得太快。

一個是赫赫有名的程蝶衣,一個是大紅大紫的張國榮,一個是譽為天才的海子。在快時代的行進下,一個選擇了血濺戲台,一個選擇了高樓躍下,一個選擇了臥軌自殺。曾近的他們,讓我們崇拜,可最後的結局卻讓人唏噓不已。他們正是在太快的速度下,丟失了自己,陷入了迷茫的境地。

快,把握先機;慢,體察入微。在快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慢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不要讓自己陷入困頓的境地,把快和慢適當的結合起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別走得太快,等一等,讓靈魂跟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