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王國

英國作家戈爾丁曾說:“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

的確,時代在飛速更替,物質衝擊下的孩子,已不是打著陀螺、跳著房子,蹦蹦跳跳地長大了。

十幾歲的他們接觸到的是過去一輩人幾十歲才接觸到的事物,以失去天真無邪為代價的早熟正侵蝕著每一個孩子。符合我們心中那些活潑可愛形象的孩子似乎越來越少。

街頭跪在破碗前熟練地念叨著“恭喜發財”的孩子讓我們心寒;擠在網咖里日夜“廝殺”的孩子讓我們心痛。

我們不由得義憤填膺,不由得聲討控訴:是誰讓那些活潑天真的身影漸行漸遠?是網路?是金錢?是日益繁雜的社會關係?

回答是無盡的。人們聲討的不過是他們所存活的這個時代;人們所希望的不過是那份腦海中的純真。

無數有識之士站出來,大聲呼喊:救救孩子!

但我們是否想過,這曾在我們腦海中的美麗王國的消失是一種必然。時間和歷史的潮流不可逆,浩浩蕩蕩地席捲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當初的“天真”不可阻止地在信息與新事物的激盪下變得粉碎。

曾經輝煌的孩提王國的消失正是新一代孩提王國建立的象徵。

雖然少了些鄉間田野中質樸的芬芳,但也多了些聰慧敏捷的智慧光芒;雖然少了些童真,但也多了些懂事。

所謂的孩子的心靈“早熟硬化”是因為當初那個閉塞而無知的時代的對比。而且,若我們再進一步地走進那些所謂的心靈“硬化”的兒童,你會發現,脫去層層或冷漠或叛逆的偽裝,他們是一個個在感動時會哭、在高興時會笑、在難過時渴望撲進媽媽懷裡的小孩兒。

豐子愷曾說:“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的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新時代中的孩子如何表現,有一些本質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舊王國消失,新王國建立,但住在裡面的永遠都是一顆顆耿直純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