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紅色的鵝卵石

“詩意”,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遙遠的字眼。有人說,擁有了詩意,生活便像花兒一樣芬芳。這句話讓我想到了那顆棕紅色的鵝卵石,憶起兒時糖果般無憂無慮的天真爛漫。想來,那時的日子的確是如同花兒一樣美麗的。可是現在的自己,站在這個激烈競爭的世界之中,卻常常迷茫、灰心。高中的生活似乎很難在忙碌的間隙尋一絲詩意的存在。想到這裡,心中便不禁泛起淡淡的苦澀之情。

依稀記得,那是上幼稚園的時候,我和爸媽一起到小三峽旅遊,流連在一處布滿鵝卵石的淺灘上,被漂亮的鵝卵石吸引了腳步,我撿了許多各種各樣的石頭,用裙擺兜著帶回家,寶貝似的收藏著。

家裡的牆壁上,貼滿了畫有插圖的唐詩宋詞。我喜歡仰著臉,大聲地對著拼音讀:“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一遍又一遍,漸漸地,便記住了。常常走著路都會突然背起牆壁上的詩詞。那時尚小,根本無法領會到詩中的感情,只覺得平仄交替的音節讀起來像唱歌似的,趣味十足。媽媽總喜歡對我一遍又一遍地解釋這其中的韻味,可結果卻總是以我睜著圓圓的眼睛、一臉茫然的表情而結束。她便無奈地拍拍我的腦袋:好吧,等你長大了,你自然就懂了。

冬天的午後,我拉著媽媽的手去陽台曬太陽。我們從陽台的閣子裡翻出幾隻毛筆,蘸滿墨水,攤開舊報紙點點畫畫。我很喜歡這樣的日子。暖暖的陽光從窗外灑進屋內,反射出一道道金絲線,飄進我身體的每一處神經末梢。空氣中蕩漾著墨汁的濃香,我便像一隻小懶貓似的,享受地趴在地板上接受這淺淺的溫暖。有風的時候,我們會用灰的、白的、扁的、圓的鵝卵石壓住報紙的邊角。那鵝卵石一直停留在我的記憶深處,各種各樣的形態,立著,倒著,像一個個擁有著鮮活生命的小怪獸似的。記得最大的一個是棕紅色的,拳頭一般大小,上邊點綴著白色的斑點,像一隻只隨風飛舞的蝴蝶,漂亮極了。我總是喜歡把它握在手裡,直到焐熱了也不放下來。

常幻想那石頭裡會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會不會是個小的恐龍蛋?裡邊會不會沉睡著小恐龍?痴痴地,我望著那石頭出神。那紅色突然勾起了我的靈感似的,我不禁又仰起頭背起了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背著背著,便順手拿起手中的毛筆在石頭上畫了一個戴著帽子穿著長袍的小人,我想像著他也正像我一樣搖頭晃腦地背著詩。

隨著午後最後一抹陽光滑過這棕紅色的鵝卵石,下午就在我的朗誦中悠悠地度過了……

美好的時光如流水飛逝,現在的我已經很少去以前的老房子了。偶然一次機會我嚷嚷著要爸爸帶我去看看。那天下著小雨,屋子裡空氣很潮濕,透著一股冷氣,涼涼的。我走進自己的房間,嗅到一股濃濃的灰塵的氣味。幾年的離開,頓時像有了幾個世紀那般漫長。環顧四周,瞥見小時候用的桌子,如今看起來竟如玩具一般。床頭放滿了兒時的布娃娃,灰濛濛的失去了原有的鮮亮。牆壁上當年的詩詞仍整整齊齊地掛在那兒,只是時光流逝將白紙染成了黃紙。徑直走向陽台,以前的東西很整齊地放在那裡,往事一幕幕呈現在我的眼前。那種天真、快樂、充滿詩意的日子似乎觸手可及,可現在的自己,卻再也難以擁有兒時的“詩意”。

爸爸催我回去了。我只好轉身離開,突然覺得腳碰到什麼東西。低頭,瞥見了那塊棕紅色的鵝卵石。那用毛筆畫成的小人已暈成了一片,像古董似的。我低頭將它拾起,眼淚竟不知不覺地滴落下來,清脆的“嘀嗒”聲似在屋子裡迴蕩。

我坐在車的后座,聽雨“沙沙”地打在車窗發出的細碎聲,伴著風的疾馳而過。窗外的景物暈成一片朦朧,飛快地閃到身後。大腦一片模糊,只覺得眼角的余光中突然射出一道耀眼的金光,伴隨著那塊棕紅色的鵝卵石,將我的夢境點染得一片絢爛。耳邊,隱約傳來童稚的聲音:“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