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自救

作為一個人,無外乎兩大組成――精神與肉體。一個真正的人,擁有生命存在的形式,是我們的肉體;擁有靈魂常住的居所,是我們的精神。肉體和精神向來是無法割裂而獨立存在的,但它們一個顯露於形,一個存在於意,區別於我們的眼、耳、手的感覺和心的感知。

人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滿足肉體的需要。因為肉體上的痛苦往往來得更為直接與迅速,一個人的飢餓感、寒冷感和疼痛感,都源於肉體上的刺激。所以,我們才對麵包、衣被、藥物都存有一種直接而原始的渴望。這種渴望在現代社會中升級成為對財富的渴望。對物質生活條件的追求無可非議,誰都不想年年歲歲地忍受貧窮的日子。於是肉體上的自救總能那么轟轟烈烈地展開,它成為一種目標,一種動力。

許多人成功地完成了肉體上的自救,他們的生活富足了,輕鬆了。但我們又把我們的精神安置在了何處?可以說,忽視精神生活致使我們的精神生活平庸化,我們的靈魂平庸化。我們懶於去思考,懶於去感悟,這種惰性正在一分一毫地腐蝕我們的精神。正是因為它的緩慢讓人無意察覺,但問問你自己:何時起我不再靜坐著思考而是單純附和他人的言論?何時起我對待一件事物總是把它的利益價值放在首位?何時起我逐漸忘了我在開始時內心的理想與追求?何時起我不再被感動,不再歡笑流淚,只是不知痛癢地生活?我想每個人都無言回答,卻都真正明白答案:當我們把精神放進一個黑冷的籠子之中時,囚禁精神的是自己,那么精神也只能自救。精神自救是一種不可間歇的拯救,是人必須形成的一種意識。多變的精神環境的影響迫使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精神原則,守住心靈中的一方淨土。精神自救是比肉體自救艱難得許多的拯救,因為它完全依靠我們自己。有時我們無法分清精神上的敵人,因為它會帶來肉體上的享受。但只要冷靜地思考便能使利害顯露無疑。

如今,我們要做得更多的也是精神上的自救。人在一次又一次將自己從錯誤的邊緣拉回來,在一次又一次的麻木中清醒過來,那么他的精神堡壘將會更為堅固。每個人都必須相信精神的力量,它是一個完整靈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