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媒體的“浮雲”!

讀了這一段材料,突然想到近來流行的“浮雲”與“給力”。不禁想問:“在媒體與社會領域,究竟什麼是‘浮雲’,到底什麼才最‘給力’?”

“因有中國媒體和社會的過度持續關注……”這句話道出了“浮雲”之一,便是過度關注。

最近已很少關注“犀利哥”,我想,這也許是個好事。還記得那段時間鋪天蓋地的報導,“犀利哥”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從照片到人肉搜尋,從尋親到終於歸家,“犀利哥”的一言一行都晾曬於眾目睽睽之下。感動於終於為他找到了親人之後,心中多了幾分思索。從鏡頭中,我分明看到他的眼神中閃爍出的那恐懼,那茫然,那無助,那閃躲……一個本身精神已受些許刺激的人經歷這樣的過分關注,是不是有些像在傷口上重重地撒鹽?我們關愛一些人,本應站在他們的立場想問題。那么,他們是否真的需要如此聚焦的鎂光燈?他們是否真的需要一篇又一篇跟蹤報導?他們是否真的想打破原本安靜有序的生活?凡事應有度,媒體報導更應如此,過度關注的“浮雲”,早應消散。

盧安克認為:“在崇拜者發現理想主義者的描寫有多空洞的時候,他們就會對我失望。”沒錯,“浮雲”又一次飄來,這是理想主義者的描寫。

媒體與社會的初衷是弘揚社會正氣,歌頌好人好事,使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社會形成良好的風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為了歌頌人物事跡,理想主義者的描寫往往給他們籠罩神一樣的光輝,而這樣的描寫往往造成了本不該有的假大空。

在我們父輩那個年代,英雄永遠是標準的國字臉,說出的話永遠那樣富有哲理,一本正經,絕不可能有一點不完美。然而這樣的英雄現實嗎?“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理想主義者的描寫形成的就是這樣的假大空。如今,又聽到許多報導,比如譚千秋老師當年並沒有救活之前報導中敘述的那么多的學生,比如雷鋒竟然穿皮夾克,戴名表,追求時尚……風口浪尖的他們,也許想像不到,自己的光輝形象如今遭到質疑,更應該說,從之前的大力歌頌到如今的小道質疑,他們本人也是始料未及的。倘若沒有當年的假大空,就不會有如此強烈的反響。譚老師和雷鋒沒有錯,錯就錯在理想化者的描寫太過完美,太過假大空。

讓我們回歸人性的本真,回歸真善美吧!多一些發自心底的關懷,少一些過度關注,多一分對真善美的真實歌頌,少一分對假大空的辭藻堆砌吧!給力真善美,那過度關注以及理想主義者的描寫,俱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