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勞與投機取巧

翻閱一卷卷古樸的書冊,讓人想起這樣的情景:書生們寒窗苦讀,手不釋卷,兀兀窮年,終得“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那時,他們是何等地吃苦耐勞,又是何等地孜孜不倦。他們揮灑勤勞的汗水,四書五經刻在腦海;憑藉堅韌的毅力,詩詞曲賦信手拈來。

可他們做夢也未想到:如今的網路如此發達,只要手指一敲,鋼筆一抄,他們需要花費幾個晝夜甚至幾年光陰所得之果,竟得來全不費工夫,著實可嘆!

今天的網路時代,孩子們“百度”一下,就不費吹灰之力地“填滿”了作業上的空白。他們認為這樣做既“方便”且“高效”。但是,他們其實沒有獲得新知,而只是學會了一次次的投機取巧,這無疑是精神的頹廢。

需求乃科技發明之母,有更多需求,才有更多發明。但是,如果人人都無所顧忌地依賴於發明,那么,“吃苦耐勞”、“冥思苦想”等求知思考的寶貴精神,終將被投機取巧所吞噬。如此下去,人類的精神會慢慢退化,甚至走到荒蕪,而新知便無從獲得,知識便會停滯。

眼下一些孩子有了“不時之需”,就依賴於發明——網路,投機取巧的毒苗已潛入他們的心田,唯有把“吃苦耐勞”種植於他們心底,使之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

讓我們在學習中堅持吃苦耐勞的精神,從投機取巧的沾沾自喜中走出來。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這一代人以身作則,引領出一個高科技時代的同時,更構築一個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