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意氣作文

談意氣作文(1)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佳句不是常人能作出來的,蔣介石的御用文人們不能,我們之中也鮮有人能有如此氣魄。相行對比之下,才顯出毛主席當年的意氣風發。

巍峨高大的阿房宮不僅傾訴著帝王的罪惡,也同樣彰顯著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楚王一炬,可憐焦土!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最終也只能成為歷史冊頁里的一聲嘆息。一代霸王的意氣用事,成就不了他的大好江山,自然也成就不了他自己。

伯牙與鍾子期互為知音這件事兒,被人們稱揚了數千年。俞伯牙為鍾子期摔琴,向世人說明他和子期的意氣相投之深。然而世上果真再沒有人能懂伯牙的曲子了么?伯牙感念子期的知音,從側面反映出他深愛自己的音樂事業——甚至對音樂上升到信仰的高度。那么,他為子期摔琴,不也同樣摔碎了自己的信仰么?可見他與子期的意氣相投,到頭來卻導致了他的意氣用事,其實是可悲的。

人皆有志,意氣可助於志,亦可毀志於一旦。古今之人成也意氣,敗也意氣,我們應該切記,慎之!

面對漫漫前路,正欲啟程上路的我們頓生茫然。然而這時候,應該有橫掃天下、“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的精神信念,如果著實兜著彷徨的包袱扔不下,不妨念一念:“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妨看一看:“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不妨想一想:“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主世界沉浮的,當然是我們這些新生力量。老一輩的耕耘一生,現在德高望重,理應卸下肩頭的重擔頤養天年。我們不挑起民族興亡的擔子,讓誰去挑呢?正因為前路漫漫,我們才要樹起雄心,卯足了勁兒、意氣風發地向前跨。

說到彷徨,魯迅先生就曾彷徨過,那是因為他感到“如在荒原一樣的寂寞”。在前行的路上,找到意氣相投的夥伴於我們是一件十分緊要的事情。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搭檔可以加快我們前進的步伐,提升我們不斷取得突破的信心。馬克思正是得益於摯友恩格斯及摯愛燕妮,才完成《資本論》等偉大著作。我們要廣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與朋友相互勉勵、相互扶持,才能一步步地朝著理想的巔峰邁進。

最後談意氣用事,這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人之大忌。然而禁果總是有人去嘗,甚至樂此不疲。我們周圍有不少“哥們兒”為著所謂“義氣”舞刀弄棍、征戰南北,結果呢,不過害人害己罷了;有不少人原本心懷理想,並且也為之努力過,後來迫於現實,或者覺得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於是憤然放棄了,從此樂於鼓吹“理想虛無主義”,自己也深陷在虛無里無法自拔,以至於同窗好友好心提醒反遭其以一腔憤激之語唬得落荒而逃。其實何必意氣用事,有這許多找尋藉口的工夫,不如用在重拾理想上面。興許,理想離你並不遠,你只是不小心走錯了一小步。

我們應該擁有健康、高昂的意氣,這種意氣,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與理想相輔相成:生有生的信仰,死有死的驕傲。這種意氣,讓無數偉人先烈在精神上獲得了永生;我們應該設法避免偏激、有害的意氣,無數事例已然證明:小性子可以釀成大禍事,毀滅了的崇高理想,往往就源於一朝一夕的意氣用事。項王自刎的悲劇,不就告訴我們這種道理么?

高三:冉文鋒

談意氣作文(2)

意氣,一個含義豐富的詞,給人們無限沉思。大多數人認為意氣是毛澤東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意氣,在我的眼裡,是一種衝動。

意氣用事,是人類的一大缺點。想當年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夷陵之戰,若不是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一意孤行,不聽眾位大臣的勸言,揮軍東下與東吳交戰。最終賠上張飛、黃忠、八十萬大軍的性命,自己也落了個含恨託孤的下場。劉備這樣做值得嗎?一點也不值得,若劉備不意氣用事,歷史肯定會重寫。所以說,意氣用事,則會毀了自己,取而代之應該要清醒,理智。

保持著頭腦的理智,是一把成功的鑰匙。當司馬懿收到孔明寄來的女之衣服來羞辱自己時,他卻哈哈大笑,並沒有因為自己被別人羞辱而意氣用事,而是理智地面對,最後成功地保住了城池,保住了魏國的王朝。可見,理智是我們的主導精神。古人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排在了最低層。修身就是自身的修養,自身修養不好就好比意氣用事。修身不好,如何成就前面的事呢?正所謂“衝動做不了大事“。

幾千年的風雨,早已滌盪了淲亭的點點殘血;幾千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烏江里的聲聲嘆息;幾千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戰場上的悲慘嚎叫然而,縱然有了前車之鑑,現代人為什麼還要重蹈復轍呢?意氣用事並不應該是我們的所作所為,理智、清醒才是我們的食糧。

聰明的人,的很聰明,但也會擺脫不了意氣用事的誘惑;理智的人,卻能夠毫不猶豫地拒絕意氣用事,晉級為成功的人。

意氣用事,毀掉的不僅僅是自己,也牽連別人。

拒絕意氣,接納理智,是我們的宗旨。

談意氣作文(3)

意氣者,誠人之自然屬性也!夫人生天地之間,得日月之精,天地之靈,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此便為萬物之靈,豈可無意氣?意氣者,實人之情感也。世間之人,上至帝王將相,下及布衣白身;高明者如聖人大賢,愚魯者如荒村野夫,誰無意氣?蓋人生於此世間,何來一帆風順、萬事遂意之佳境,誰無挫折?君不見韓信身負兼濟天下之才,掃蕩四方只志,亦橫遭胯下之辱;齊桓葵丘會盟,笑傲諸侯,亦為曹沫所劫。故人生多波折,難有坦途。然人若與挫折,或遭橫暴,當如何置之?匹夫一怒,或流血五步,或以頭搶地,此誠不可取。若昔日韓信不可忍一知之辱,拔劍相向,而致身死,安得日後之功業?天下失一無賴不足惜,因意氣失韓信,則徒令後人嘆矣!王侯一怒,流血漂杵,生靈塗炭,此亦不可取也。昔日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然其引清兵入關而致殺伐千里,先揚州,湖嘉定,屍首相枕,縱平一己之氣,然難洗千古罵名!意氣用事,雖為人之常情,但實足不足取。

但凡欲成大業者,莫不堅韌隱忍,可忍常人之不能忍,以己之頭腦控己之意氣。此蘇子所謂“卒然臨之而不慌,無故加之而不怒。”此言輕巧,實難做到,古之英傑亦難免意氣用事。昔大漢元勛之張子房,年輕時亦曾憑一時之氣而欲刺秦皇,幸免於難而又得黃石公教誨,方得以幡然頓悟,悟己之鹵莽,而知建功立業之道。項羽亦人傑,否則安得南面稱孤,令諸侯不敢仰視哉!然項羽不知為君者不當意氣用事,當權衡謀劃,深思熟慮,而平匹夫之勇,逞一時之氣,而與漢王爭奪天下,手下良臣勇將,盡皆離心,待到用人之時,盡意氣用事之徒,此誠“物以類聚”耳!反觀漢王劉邦,可折節下士,寬以待人,多納忠言而不意氣行事,於是乎群賢畢至,項羽之敗,豈可怪也?項羽憑一人之氣,雖也曾連戰連勝,所向披靡,然一人之氣有限,至於鴻溝,已為“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魯縞者”也!項羽坐擁天下而敗於漢王,烏江自刎而推稱天欲亡我,實不知己敗於己之意氣用事也!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孫子曰:“慍而亂謀必致敗。”此皆至理之言!故有志者當修養己身,以制己之意氣,然後方可成功。

今之世間,亦多意氣用事之輩。馬加爵因一時之氣,竟殘殺同窗,而斷錦繡前程,實令人可悲可嘆!此類人三言兩語便可刀棒相向,以為此俠士風範,笑煞眾人矣!殊不知俠之大者,無平白拔刀、無故出手之人。安可為小氣而忘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道為義,斷不為己之意氣而妄動。此類意氣用事而妄稱俠義之輩,人當正言以教之。

由此觀之,人生在世,憂患實多,非善謀者無以克之;欲成大業,險阻實多,非有志與智者可以成也!人有意氣,實屬可貴,我等青春年少,血氣方剛,有意氣亦屬正常。然一起還須小心駕駛,倘意氣用事,鑄成大錯,悔之晚矣!

意氣者,當惜之,慎之,善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