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之秋

有很多人寫過北國的秋,卻極少有人寫南國的秋。至於為什麼,我想是因為南國的秋太輕、太淡、太薄,太不易描繪了吧。但生於南方,長於南方的我,憑著對家鄉那份濃濃的眷戀,也要寫一篇不同於北國的,南國的秋。

——題記

南國的秋不如北國的秋那么濃,那么重,也就好似南方的湯麵,清淡寡味,和北方的臊子麵,濃厚誘人。只是南方秋天的清雅,北方是想學也學不會的吧。

南方的榕樹婆娑起舞時的姿態,與北方槐樹落蕊時的美麗是平分秋色的吧。南方的榕樹是巨大的,掛著盈千累萬的墨綠色的樹葉,卻似翡翠,一陣風吹來,上千萬的樹葉顫動著,甚至可以聽見窸窣的,如同風鈴兒一般的聲音。秋天雨多,有經驗的人,知道不能站在榕樹下,只能遠遠觀看,也只可能有從北方來的遊客,站在榕樹下,一陣風吹來,他們便在榕樹下,洗了個澡。一年四季都掛著小果兒的榕樹,果兒在秋的召喚下,落得最勤。落在人的頭上,那人肯定咿呀大叫,也是一處榕樹下的別樣風景。但還是落在地上的機率最多,榕樹的果實太軟,不用等到人去踐踏,自己便癱軟了個身子,趴在地上。若有人經過,腳下便拉出幾條絲,南方人當是習慣了,只怕北方來的遊客,不知南方秋的粘膩,便破口大罵吧。

南方的秋雨也不利落,輕輕緩緩的,一點兒一點兒的下,直到想出門玩的孩子急紅了眼,它才肯罷休。只是無雨的天氣是少有的,南方的一整個秋天,都是黏黏膩膩、陰雨連連的。

南方的天氣,也是陰雨連綿,這是給了許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露臉的機會。淡淡的天空下,隨時可見一抹紅的或綠的跳入眼帘,不也是讓人欣喜若狂么?

南國的秋,怎么寫也寫不盡,就讓南國的人們繼續品嘗著這潤濕、清淡的秋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