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雨中

靜靜地走上回家的路,一滴水珠輕盈地落在手上,不由自主地抬頭仰望天空下雨了,纖長的雨絲如情似夢,一道“雨之歌”唱響了

——題記

“撐著油紙傘,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獨特的情調,讓我漫步在雨中感受到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纖纖雨絲為我營造了一個空靈的世界,留給我無窮的遐想空間。周五的事兒,如洪水般一股腦地衝進了我的記憶匣子。

那是下午的事兒了,看似平常的一節課,卻帶給我們不平常的記憶。

事件1:班牌“下崗”了

首先是二個同學可能是因為“閒得慌”,蹦上去扯那條連著班牌兒的繩子,結果“不堪入目”,班牌被弄得面目全非、七零八落,象徵著六(2)班的班牌就這樣下崗了,真叫人不忍直視。而兩位同學也是掛不住面子,但還是虛心接受了批評,保證以後再也不隨意破壞公共財物,並扛起了賠償班牌的重擔,同時也給我們敲了一個警鐘,學校是我們的家,一定要愛惜公共財物。

雨下得更大了,我用力舉著傘在雨中行進。可雨仿佛要把世界沖刷了一樣,瘋狂熱烈,這時,我想起了周五發生的第二起事件,那也是驚心動魄!

事件2:風扇“退休”了

那時在上課,課堂氣氛緊張又沉重,老師還在說著班牌“下崗”的事件,同學們都在認真地聽著老師的批評,可老天爺好像要故意跟我們做對,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下午。

“啪、啪、啪”,只見風扇急速鏇轉著,但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紙牌兒,擋住了風扇的運轉,於是風扇像唱起了激昂的歌一樣,噼哩啪啦地解體了,風扇與班牌兒像雙胞胎一樣,班牌兒“下崗”了,風扇也如法炮製,直接“退休”了!它變成了一個爛殼了,同學們都一個個地比離弦的箭還快,跑到前面去(我還以為地震呢),直到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於是,那位同學可遭殃了,老師也因此提出不能再帶紙牌兒了。

雨還在下著,比剛才更猛了,雨點打在臉上,讓我頓時間清醒了,又令我回憶起了第三起事件,那件事也是像一盆冷水潑在我臉上一樣,讓我清醒了不少。

事件3:做學問之前要學做人

班級上有許多同學都對他有偏見,視他為“公敵”,也許是看不慣他的為人處事吧!於是在課間玩耍,看見了他的筆盒與地面來了個近距離的接觸。旁邊的目擊者見狀,趁此機會朝他的筆盒踩了幾腳,之後,又有兩個人也踩了,不巧,正好讓我撞見了。而他們仨人的腳像鐵錘一樣,這一踩不要緊,卻又為風扇,班牌兒找了幾個新朋友:筆,計算機、尺子,它們也同樣弄得面目全非了,於是作為主人的他為這些文具去打抱不平了,告狀。

老師這會兒又忙開了,剛處理完之前的兩起事件,現在又接了一樁事件,整一下午像判官似的,那三個人走上講台,接受“判官”的審問。第一個人將那件事兒一五一十地給“判官”說了一遍,然後“判官”就問其他兩個人,他們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答應了賠償,而那位同學呢,“判官”問了兩次還是不承認自己踩了。我就跟老師如實地說:“他的確是踩了。”那位同學最後紅著臉承認了,也接受了老師的教育。是呀!做學問之前要學會做人,人是一撇一捺組成的,但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卻是很難,因為現在的社會很複雜,社會上的人也很看不透,再加上許多物質的誘惑,很有可能會走向歧途,但只要我們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做事三思而行並誠實為人,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雨漸漸小了,一場雨的風波過去了,漫步在雨中的我也清醒了不少,成長了不少,回頭眺望,成長的足跡清晰可見,見證著我成長的歷程。這時彩虹出來了,我收起傘仰望天空,我知道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這是一條信念與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