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優秀作文:四十九塊石頭

夕陽西下 ,晚風吹拂著,天也還有些餘光,一位老人向著太陽的方向走著,的野草也顫粟著,風呼呼叫著,而,吹亂老人稀疏的花白頭髮,同時也親吻著他的臉頰。“天更冷了。”老人拉拉棉襖說道。

誰也不知道他還能挺過幾個這樣的寒冬。曾經烏黑的頭髮早已花白,曾經明亮的雙眼,如今看東西已變得模糊不清。他的步伐十分緩慢,他老了,不再是那個大步穿梭在街邊的小伙兒了,他老了,不再是那個雷厲風行旳四好青年了。可就算如此他仍頂著家人的反對要去那個地方。

一頭白髮被一頂禮帽蓋住,一件長長的大衣將他包裏,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漫,那么沉。他仿佛是在回憶著這條路上的點滴。沒有人比他更熟悉這條路了。雖然他老了,可是這路上每一次變化他都沒有忘記,甚至他可以指著某一家店鋪 說出其六十年內的變化。

五十年前他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學校任教。說實話,他不想做一名老師,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自己乾出一翻事業,可是他還是去了,十分不情願的踏上通往學校的這條路,可誰想這一去就是四十六年。

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了工作了四十六年的地方。說實話他已經六七年沒有來過了。眼前的一切讓這位矍鑠的老人淚如雨下。前面不是一排排教學樓,不是大操場,不是宿舍而是個工地。就算看東西再怎么模糊他也能認出那牌子上的幾個大字:施工重地,閒人免進。

他不願相信學校不在了。他望向街道,不,沒有走錯!他懷著最後一絲希望,幾乎哭一般地問道:"學校是在重建嗎?"一個工人放下肩上的木材道:"大爺,這不是學校,您說的那個學校幾年前就沒有了!"老人雙手抖了起來,禮帽落到了地上,風是那般刺骨。

他看不清那人臉上的表情。淚已讓眼睛變得更加模糊。他用所存的一點記憶 走到一塊空地上,撿起一塊又一塊的小石頭,整齊的放成  八排他用盡僅存的力量吃力的推動著一塊較大的石頭,然後站在石頭後面,靜靜的佇立在寒風中,站了好久。

不,他沒有病。不會有人知道他在乾什麼。他是一位老師,將四十六年的光陰放在那教室里的三尺講台。他筆直的站在哪兒望著下面四十八塊石頭,仿佛那石頭是他的學生,而那較大的便是講台。一塊不起眼的小石頭隨著狂風的怒號滾了一圈。他帶著哭腔將那石頭放回原位,嘴裡念叨著:"你真是個頑皮的孩子。"兩行熱淚划過他滿是皺紋的臉,在那石上開花,一朵又一朵淚花綻放,爭奇鬥豔。

他閉上了雙眼,進入時光之河。講台下是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窗外吹來的風夾帶著春天的味道。他想把自己全部奉獻給台下的所有人,因為他們不僅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更是他的驕傲。

三十而立,他憑著自己年輕為資本,每晚在微弱的燈光下戰鬥到深夜。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反到更加慶幸當初的選擇。漸漸的他年紀大了,也到了退休的年紀,儘管有一千個不願意,可是,歲月啊,它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人,他還是離開了那個他熱愛了四十六年的講台……

良久,他坐在了那個較大的石頭上,他老了,站一會兒就累了。

天,漸漸黑去,刺骨的寒風讓他有些吃不消。他吃力的站了起來,眼前一片漆黑。就這樣他倒了下去,並且再也沒有站起來,永遠閉上了眼睛。腦海里浮現出第一次開學孩子們報導的場面。從那個黑瘦的男孩脫口而出“老師”的那一刻;從孩子們認真讀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那一秒;從事業有成的學生帶著自己的成就來看他的一次次。他認定了要將淚水、汗水揮灑在這三尺之上;他認定了要將青春與熱血獻給三尺之上;他希望在這三尺之上走完一生,哪怕最後一刻。

他沒能熬過這個寒冬。他倒在哪片他熱愛的土地,那么安祥,就像睡著了一般。

他的葬禮十分熱鬧,來的大多數是他的學生。可是不會有人明白那四十九個在空地上的石頭代表了什麼,不會有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