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雖大但無需看遍作文1000字

有這樣一位女教師,在辭職時只留下十個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想,她這般精神可嘉,行為卻不可取。大千世界固然值得去看,卻並非要親眼看遍才算圓滿。

誠然,她敢於拋棄世俗的壓力,而去追隨內心的精神是值得讚賞的。“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人生苦短,又何苦畫地為牢,強迫自己徘徊於住所與工作的兩點一線?陶淵明打破了它,寧忍飢挨餓也不求官謀生;李白打破了它,寧背井離鄉也要游遍神州……他們都敢於拒絕物質的豐腴,而去豐富內心,滿足心之所向。這般敢於說“不”的勇氣,在這奔波生計,碌碌無為的社會中顯得異常耀眼奪目。

然而,世界的運作需要客觀事實,而非主觀意志,為這股精神而拋下工作,去“看世界”不見得是明智之舉。

去看了那么大的世界,然後呢?

當所有好奇都被滿足,當探索精神被完全成全,然後呢?這位教師不可能就此成為一代聖賢,更不可能飛天成仙,所有的追求和目標都被滿足,也就成了沒有追求和目標的人。有一部名為《楚門的世界》的一部電影,其中,每當主人公萌生出去探索世界的念頭時,便會被“世界已經全被探索完了”等定論來搪塞並扼殺他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保留未知與追求的人生菜是有動力的人生,一味地滿足一己之欲又有何意義。

何況,這般“任性”不僅不會充實人生,更是對家庭,社會責任的逃避。作為一名教師,拋棄了傳道授業解惑的本質,萬千莘莘學子又該何去何從?作為家庭成員,背棄“父母在,不遠遊”的道理,又該如何贍養父母,撫育子女?不顧一切的探索,真的值得宣揚嗎?

同時,這種“任性”更可能貽害大方。正如千百年前的李煜一般,他的確是個才華橫溢的文人,但更是一個奢靡荒淫的昏君,終日飲酒作樂,置人民於水深火熱而不顧,終自己也淪為階下囚,亡國奴,留下“敵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這般千古悲嘆而終。每個人多少都有私慾與責任。分不清孰輕孰重,只追求心之所向時,必然引起大混亂,假如社會中的每一份子都如這位教師一般,辭職去看這世界,必是寸步難行,又談何走出去?

可見,她這般不負責任的行為,非但無異於己,更會危害他人,又談何效仿呢?

當然,我也並非要宣揚就此如行屍走肉般忙於工作。“委心任去留”是理想,奔波生計則是現實。我們不是取捨二者,而是調和他們,試想,在繁忙的工作休憩之餘,花一些積蓄,出去走走,放鬆身心,既不如三毛般流浪世界,又不如工作狂般死於世俗,這般充實的人數,豈不快哉!

追求雖好,為它為切斷生活來源,拋棄社會責任,最終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工作與休閒兼備才是正道,又豈效阮籍窮途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