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危機作文800字

世界上任何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莫不是以其獨特的語言文字為載體而傳承下來的。反之,一些古老文字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消逝,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漢字的日漸式微,直至成為“化石”。因此,要保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純潔漢語、守住漢字乃當務之急!

春風吹拂,萬物甦醒,生機勃勃。此情此景故令人陶醉。但試想:一旦中國人都患上了“失寫症”,中國文化還能健康發展嗎?這不禁讓人驚得下汗。作為高中生,我們必須承擔起重任,將漢字守住並且發揚光大。

漢字的現狀折射出的是日益嚴峻的漢字危機。20xx年暑假期間中央電視台推出了一檔特別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熨帖”“桀紂”“癩蛤蟆”……《聽寫大會》聽寫的內容多為生活中常用到得但有一定的難度或容易寫錯的字。在把《現代漢語詞典》翻了三遍的小選手也是提筆忘字。其中“癩蛤蟆”一詞難倒了七成人,“熨帖”一詞成人體驗團正確率為10%。

在觀眾親自體驗的過程中,有人發出感慨:“把學的字都還給老師了,我的語文一定是數學老師在體育課上教的!”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漢字的危機日益嚴峻。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熱播,暴露了當下人們使用漢字方面的尷尬,比如提筆忘字。試想,這又是為什麼呢?漢字為什麼有危機呢?縱觀生活現象——寫作,基本上都靠電腦;辦公,大多已做到“無紙化”;通訊,有電話、手機、電子郵件、QQ……凡此種種,導致了書寫的地位在人們心中已經越來越無足輕重。

由此可見,我們在享受科技快捷的同時也要讓科技發展與文化傳承並行不悖。

漢字的危機離不開中國教育的助長。說到底,中國的教育帶有功利化。與考試相關的內容則“教”,與考試不相關的內容則被排除在教學計畫之外。因此,寫字教育如今在中國小課程上實難站一席之地。看看現在學生的漢字,七倒八歪甚至缺陷十分明顯的現象比比皆是,更不用說錯別字、筆誤了。

漢字是國家的根、名族的魂,字字相連、句句相扣,築起了中華文化的共同體。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將危機變為轉機。

漢子危機的存在已經成必然,讓我們手牽手,共同戰勝危機吧!明年的春天將格外的絢麗,讓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