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優秀日記範文【三篇】

【篇一】

這樣,這樣,悄然認識了那窒息著的現代。——朱自清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待久了,在晝夜不明的快節奏生活中厭倦了,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扼著喉嚨,你哭喊,你呼喚,要逃離這個一切以數字計算的現代。

接著,便是帶好手機、電腦、照相機或是別的高科技產品,奔赴山清水秀,遠離城市的自然之地。到達之後,你瘋狂地攝影發各種朋友圈,炫耀你逃離他們還在掙扎的鬼地方,然後欣賞他們的艷羨評論,山與水從你拍完照之後便與你無關了,這便是上層人的“逃離城市”。

這怎么看都是一個天大的諷刺。人自有了網路,有了手機,便再也離不開其形成的怪圈。沒有他們,甚至不知道怎么生活,我們用手機代替眼睛欣賞美景,用手機代替味蕾品嘗食物……別人的看法決定了我們的看法,人們上了癮,就像是吸食毒品,陷入了其中的漩渦,無法自拔,而我們原本也未曾掙扎。

我們朝著手機叫:“我們要逃離城市!”其實一切與城市都沒太大的關係,人必然要進化,城市必然要發展,城市沒有錯,錯的是人心。

有多久沒有用心看這個世界了,我們用機械的手段感知一切,心靈的意識與大腦的認知離得越來越遠,表象的膚淺通過手機直接灌入大腦,我們的思考就此終止,不再深入,手機就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我們離不開它,但我們可以在其中改變。

我們其實早已離不開現代,融進骨血,不要再說什麼遠離,科技充斥著生活,我們不能真的去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但是我們可以在閒暇的日子裡,放下手機,三五個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家長里短,活在自己的天地中賭書潑茶,遠離塵囂,做心靈上的陶淵明。

所謂窒息著的現代,是指被科技壓迫,卻依然沉溺於其中,科技不過是死物,活的是人類,我們不抵抗,卻怪他們的侵入,我們將心靈置入其中,其實,與其說是科技扼我們的喉嚨,不如說是我們自己壓制著自己,壓得喘不過氣。

我們從古時候的精神世界,走入物質的天地,像雲一樣,走過痛苦,走過痛苦的高山,跨過歡樂與死神吹來的微風相遇,終於回到心靈的聖地。

【篇二】

初次見到“家風這個詞”,是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上,記者們拿著“長槍短炮”向路上的人們詢問同一個問題:“請問,您的家風是什麼?”聽到這個問題,人們或是微笑,或是沉思,娓娓道來的是從父母那裡繼承的最寶貴的財富。

某天中午,我心血來潮,用手電筒做麥克風,學記者採訪的摸樣問老爸:“先生您好,請問您的家風是什麼?”爸爸微笑,略思片刻導出兩個詞“孝順,勤奮。”我不語,老爸繼而補充道:“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孝順。如果一個人不能懷著感恩之心孝順父母,那么將來有怎么可能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呢?所以說,不孝順的人根本就不配活在這個世上!”老爸越說越激動,我連忙贊同的點頭:“恩恩,老爸,別著急,慢慢說。”老爸平復了下心情,又說道:“其次就是勤奮。人啊,不能學懶,一旦懶惰,則一事無成。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而你爺爺也從小教育我,說:“我們周家可以有笨蛋,但決不能有懶蛋!”所以,丫頭,你得謹記啊。”聽完老爸的一席話,我深有感觸。其實我早該預料到的,因為老爸做的事很好地詮釋了這兩個詞。

奶奶去世前一個星期,老爸衣不解帶的照顧。在眾多兄弟中,老爸是最不受疼愛的一個,而她對奶奶卻是的,奶奶病了,大伯來看過幾次,二伯、三伯工作忙,根本沒來得及見奶奶最後一面,而他們在奶奶去世六個多小時後才來到奶奶的病床前,痛哭流涕,當時的我很不理解二伯、三伯的做法,他們既然那么後悔,為什麼不早點放下工作來看望奶奶呢?老爸請假專門照顧奶奶。在這期間,老爸茶不思、飯不想、夜無眠,臉上的憂愁愈加深刻,短短一周,老爸就瘦了一大圈。我心疼老爸,就愈發埋怨二伯、三伯的不孝。老爸知道後,狠呀素的對我說:“丫頭,這種話不能亂說。你二伯、三伯也很孝順,他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讓你奶奶能安享晚年,只是他們不知道,你奶奶更遠看到他們的人而不是錢。我不及他們富裕,只能用行動來表達我的小心罷了。”“孝順”一詞被老爸詮釋的那么完美。錢可以買到物質,卻買不到孝子的那片心。孝順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在父母生病時你的行動。老爸的行為我謹記心中,當我的父母生病的時候,我亦會向老爸那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毫無怨言。

勤奮則是老爸從小到大學習的特點。所以老爸經常在我耳邊叨叨:“丫頭,要勤快,不要學懶惰啊!”每當我想偷懶看小說時,耳邊都會想起老爸勉勵的話語,精神就會立馬振奮投入到學習中去。“勤奮”二字一直是我不斷的努力、不斷前進的動力。

要論我家的家風,我認為還有兩個詞“重教,助人。”

老爸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所以他十分重視教育,他常對我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在老爸的耳濡目染下,我雖沒博覽群書,但閱讀量也是比較大的。而樂於助人這個好習慣是從老媽身上學來的,因為老媽堅信“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如此兩全其美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我的家風就是這樣。朋友,你的家風又是什麼呢?

在我成長過程中,有了家風的“輔助”,我的行為得以規範,我的品德為人稱讚。

夾縫的好壞體現在人們的行為舉止。言談交流的等很多方面,夾縫的好壞也反映了父母的教育的成功與否。

家風,助我成長;家風,伴我前行。

【篇三】

我們每天都在發生不同的改變,或好或壞,或大或小。

——題記

我今年十五歲,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我同大多數孩子一樣,因為逐漸長大,和家裡人總有點或多或少的矛盾,但又不擅長溝通,便常常待在外面不想回家。直到一天清晨,那對我來是像是一個永遠也醒不了的噩夢……

記得那天清晨的太陽很溫和,陽光灑在地上亮晶晶的。我同以前一樣在睡夢中享受著陽光,迷迷糊糊的我聽見爸爸說在外面說話。出於本能的好奇我想聽聽他在說些什麼。可就是在這時他推開了我的門,黑著臉叫我起床。喜歡睡懶覺的我再加上爸爸嚴厲的語氣,鬧起了小脾氣繼續睡了下去。過了一會爸爸來看到我還沒有起床,語氣中帶著一絲憤怒,“快點起床下去,婆婆過世了!”我整個人一震,痴痴地望著他,他不再看著我直接出門去了。

去婆婆家的路上從未有過如此漫長,在我眼裡仿佛一切的的東西都放慢了速度,周圍靜的出奇。陽光失去了溫度,冷冷的掛在控制,我可以放慢了腳步,因為我本能的想逃避這個事實,在沒有到達之前我都可以安慰自己可能是假的。今天可能是愚人節,我自己打趣到。

可是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我騙不了我自己。走進婆婆的房間,床上躺著一具冷冷地、沒有溫度的屍體。但她的樣子沒有變,還是那樣和藹,手上,臉上因多年疾病和衰老留下了的皺紋還在,嘴角的弧度還在,只是沒有了溫度,眼睛閉著了……我試圖拍醒她,可當我的手觸碰到她的那一刻,我再也騙不了自己了,淚水奪眶而出。我明白她走了,永遠的離開了……爺爺也坐在我旁邊,那是我第一次看見爺爺流淚,在我的心裡,他是同父親一樣,像山一樣的男人,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了家的含義,我渴望一家人永遠都在一起。

從那之後,我漸漸學習和爸爸媽媽溝通,也不會隨便亂發脾氣,一家人常常聚集在一起,可總是少了一個人,這便是悔改後的代價吧。

知錯能改,這便是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