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優秀作文:接受善意,報以感恩

面對生活難以為繼的現狀,來自為人慷慨的富翁慷慨的捐助,接受還是不接受,不同家庭有不同的選擇。在我看來,絕境之中幾首別人善意的幫助,之後給予對方更大的感恩,並將這份感動延續下去,不失為智慧之舉。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困境,有些時候,僅憑我們個人的努力往往是不夠的。現實社會更是變幻莫測,因此更需要朋友之間、家人之間,甚至是來自於陌生人的救助。劉盛蘭,一位僅僅靠微博的救濟金和是廢品生活的老人,數十年的時間裡,一直默默地救助著那些因經濟問題不能上大學的學子。這些學子在接受善意的資助同時,在實現理想之後,也都陪著老人給與老人感恩的關愛。這時的老人也正好需要來自這些大學生們感恩的關懷。在為他人施以善意之時,獲得了善意的回報,實現了善意的傳遞。

接受善意,不是依靠他人,而是為了贏得自立,為了更好的前進。有這么一些人,吧接受來自他人的善意認為是理所應當,因而變得極其依賴。極度依賴他人的結果,會使自己喪失自理自立能力,無法回報他人的恩情。二戰後西歐國家普遍實行福利國家制度,法國的人均國民福利甚至達到了中等熟練工人酬勞的水平,於是社會上就產生了一大批懶漢,他們靠社會福利生活,結果導致國家財政不堪重負,經濟成長緩慢。可見,只有正確對待來自他人或社會的善意,並以之作為自己前進的助力器,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報之以感恩。

接受善意,更需要將這份善意傳播到全社會。面對特人的善意,我們會產生感激之情,更應該將這份感激傳遞下去。對需要幫助的人施以援手,將感動延續,社會就會更加和諧而美好。曾受過一飯之恩的韓信,在後來追隨劉邦奪取天下之時,始終沒有忘記過曾經接受過的那一碗飯,在其功成名就之時,以千金回報一飯,被歷史傳為佳話。今天我們自不須一飯千金,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繼承,做到投桃報李。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正視自己所面臨的處境,努力憑藉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才能坦然接受善意,報之以感恩。而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更需要善意的互相幫助。這樣,才能真正營造給比拿更愉快的社會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