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優秀作文:鎖

曹林俊男 高三(12)班

聯考是把鎖,一把特殊的鎖。  它是一把精神上的枷鎖!難以掙脫它的束縛,我們只能順從。是的,我們只能順從,無法改變。  某老師在上課時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學習並不是為了聯考,而是為了學知識,學知識是為了建設祖國,而不是為了聯考能拿多少分。”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然後該老師繼續說道:“接下來,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目錄,我們把聯考不考的章節劃掉。”聯考早就把老師的思維給鎖定了,所有的一切只為聯考。我們太過重視聯考而忽略聯考的本質,是為了選拔人才,聯考不過是個形式而已。  學習是為了培養人才,但現在看來,學校把我們個個都培養成全才,恨不得讓我們今天研究核子彈,明天去造神舟七號,後天拿個諾貝爾文學獎再出本巨著;沒事搞幾個複製人出來踢踢球聊聊天……全才與人才的區別在於,全才是人中之王!人的生命就那么短短几十年,我們沒有那么多精力去成為全才,學校被聯考牢牢鎖住,一切的一切只為聯考而做。聯考這把鎖的“規格”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可學校為了聯考,將“我”刻出了成千上萬個“我”,於是就有了“我們”。學校把成千上萬個不同的腦子教育成了同一個腦子,所有的學生就像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聯考那把鎖,只有一把鑰匙能打開的鎖。因此學校按照能打開那把鎖的鑰匙來刻錄我們,沒了自己的思維,我們不就成了課本!  聯考是一把鎖,自然鎖住了高校的大門,把一些以它自身為衡量標準來衡量的認為沒資格的人鎖在了高校的門外。這些人當中有的是因為偏科、有的是發揮失常、有的則是不要學習,無一例外都被聯考這把鎖鎖在了高校門外。第三類人被鎖在門外,那是理所應當的,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吧?他們既然不再想接受教育,讓他們上大學純屬浪費國家的財力、物力、人力。而前兩者則不同,偏科者不代表他們不想學習,只是某門功課差些,導致總分受影響,或許他們在哪一門學科上有了自己的特長,將來在那方面或許是個權威人士。就像韓寒,他的文學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說是個權威人物了,但他其它的學科平平甚至較差,雖然他是退學而不是聯考落榜,就算他去聯考,也將會屬於被鎖在門外的一列,所以他選擇了退學。因為他覺得學習已經沒什麼必要了,如果他能上大學的話,我想他將成為文壇上的一顆閃亮的明星,他沒能上大學,只因他偏科。第二類人則更為可惜,他們不是不會,而是發揮失常,卻失去了上大學深造的機會,五百二十分與五百十九分的差別在哪兒?在於前者能上大學,而後者則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可能五百二十分的人就因為猜對了一道題,而五百十九分的人只因寫了一個錯別字而已。因此,聯考所能做到的是公正,而並非公平,公正與公平的區別在於,公平比公正多了一句“處事合情合理”。  既然聯考有那么多弊端,那取消聯考不就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聯考雖有弊端,但我們卻不能沒有聯考,聯考是一把讓每個人都機會上大學的公正的鎖,它不偏袒高官的子女,不偏袒富家子弟,它使每個平凡老百姓的子女都有上大學的機會,它是公正的。如果沒有這把鎖牢牢鎖住“關口”,那么上大學名額大半將會被那些高官、富家子弟所占有,他們中不可能全是有用之才,花大量的精力去培養那些庸才,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卻被拒之大學門外,這是何等的不公正。所以,聯考這把鎖我們不能改變它,唯有去適應它,適者生存。“鎖”需要完善,現在能打開“鎖”的鑰匙的規格是唯一的,那能否將“鎖”改進一下,使之具有更多合理的打開方式?不讓有些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