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學生作文:良心

重症監護室里,一個瘦弱的生命在奄奄一息之中與命運做最後的搏鬥。然而,她依舊沒能逃脫死亡的魔掌。拋棄了親人們撕心裂肺的呼喊,安靜地睡去了。有誰知道在那個下午五點三十分,當幼小的身軀兩次被車輪碾過時,她經歷了怎樣的苦痛與掙扎?XX年歲末,小悅悅的死牽動了全中國的呼吸與心跳。十八個旁觀者對一個躺在血泊中的幼小生命視而不見,駕車司機則稱自己對車輪碾過孩子的事全然不知,只有一個拾荒者阿姨,50多歲的年紀,把奄奄一息的小悅悅送到醫院。

瘦弱的小悅悅仿佛在國人的心上重重地擊了一下,捫心自問,我們的良心出了什麼問題?人是不是在匆忙中忘記了人性中應有的真善美、憐憫和良知?一個貧困的拾荒阿姨,未受過什麼教育,卻在那個黑暗的夜晚點亮了人性最溫暖的燭光。

一位大叔,來自貧困的山區,在外漂泊,全部的財產和證件都在隨身攜帶的背包里,然而書包不幸被扒手偷走了。半個月過去了,窮困的大叔卻意外收到了自己的背包和一封信。信中說:“當我看到您書包中六十三張獻血證,我呆住了,我覺得自己簡直沒有良心!您獻了這么多血,得救活多少人啊?我立志以後重新做人,痛改前非。謝謝您,是您救了我!”

一個沒有文化,沒有地位,身居社會底層的勞動者,用自己的善行挽救了一個懸崖邊的少年。

我想,在這個冰涼的、用鋼筋水泥鑄成的城市中,總有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良心,在不為人知的角落中燃起一根根溫暖的蠟燭,照亮夜行人的路。

是的,這世間從不缺少溫暖,從不缺少愛,從不缺少一顆顆平凡的良心,在黑暗中熠熠生輝。

有誰能忘記生活的拮据,但捐助了幾十個孩子上學的叢飛,又有誰能忘記在汶川大地震中拋棄學生落荒而逃的范跑跑?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道德底線,用良心去迎接真善美,拒絕邪惡與自私。

也許你現在是身處要職的高官,也許你現在是處於底層的勞動者,但這都不重要,只要你有愛、有善心,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們,也應捫心自問:我們的人格和知識水平是否相符?

社會需要我們,因為我們是社會的良心!

評析:一個拾荒者有良心,一位底層勞動者的六十三張獻血證讓歧途者良心發現,作者從兩個方面詮釋了對良心的理解。接著舉叢飛、范跑跑例把每個人都放在“良心”這個道德底線上衡量。最後聯繫自己,思考“我們的人格和知識水平是否相符”這個問題,用“社會需要我們,因為我們是社會的良心”點題,表達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選取的事例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敘述的內容都扣住“良心”,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