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命題作文“良心”導寫及範文3篇

【文題設計】

《現代漢語詞典》對”良心”一詞是這樣解釋的:本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後多指內心對是非、善惡的正確認識,特別是跟自己的行為有關的。

請以“良心”作為題目,自選角度,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題目分析】

(一)題意

1、“良心”概念的內涵分析

a、道德觀------良知 b、通過行為體現------善行  c、是道德的內心自覺的追求與約束

2、良心的外延分析

倫理道德:如孝,忠

社會道德:如誠,信,無私

情感:如同情,悲憫,崇敬

(二)可操作性

1、題目親和,審題難度不大,離題現象不十分明顯。

2、對題目的價值判斷趨同,鮮有極端異樣的闡發。

3、題目較抽象,不易整體把握和深度開掘,有利於區分。

【審題指導】

1、從作文題目的結構上看,這道題屬於詞語型命題,審題時關鍵在於清楚把握詞語本身的含義,即“良心”是什麼?它包含哪些主要內容?或者說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從作文題目的內涵上看,這道題屬於論題型命題,即我們議論的話題或立論的範圍必須圍繞“良心”二字,在準確把握論題“良心”的內涵的基礎上表明自己的態度,提出我們的主張。

明確1:準確清楚地把握“良心”的含義。

“良心”是什麼?它包含哪些主要內容?從字面意義理解, “良”者,“善”也;“良心”即“善心”。從詞典語義理解,“良心”,本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後多指內心對是非善惡的正確認識,特別是跟自己的行為有關的。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良心”就是“道德”,有良心就是講道德,沒良心就是沒道德。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我們平常總是說“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憑良心”、“摸著良心說話”、“天理良心”,還有“你這樣說(做)真是沒良心啊”、“某某人沒有良心”、“某某人喪盡天良”、“良心叫狗吃了”……從這些日常生活的話語,我們基本上可以推斷出“良心”的涵義所在:“良心”就是講真話,要懂得感恩、知恩圖報,要有仁義之心、憐憫之心,要同情弱者,要對得起他人(社會、國家),要做到“食人之祿,忠人之事”。

明確2:圍繞“良心”的含義準確立論。

根據對“良心”含義的準確把握,確立諸如“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憑良心”、“良心,我們的立身之本”之類的觀點並不太難;關鍵是論述過程中舉證與分析,如何選擇恰當的例證,如何結合“良心”二字來分析材料。在此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1、 “良心”即“善心”,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多指內心對是非善惡的正確認識。這一概念的含義必須牢牢把握,不能把“良心”的範圍無限擴大化。例如“奉獻”、“職守”、“廉潔”、“公正”、“出污泥而不染”、“咬定青山不放鬆”等,就有些過了。

2、在論述“良心”的一個側面或某一表現時,務必要緊扣“良心”二字,不能顧首不顧尾、只顧前半句、忘記後半句。

3、在舉證分析過程中,先要結合“良心”的內涵甄別例證是否與“良心”相關,然後緊扣材料能體現“良心”的那些側面或細節來分析,不能囫圇吞棗、眉毛鬍子不分,更不能生拉硬扯、死搬硬套。

[審題提示]

任何類型的議論文寫作在審題立意過程中都不可忽略下面三個要素:

1、是什麼。

2、為什麼。

3、怎么辦。

只是在具體的作文中以上三個要素各有側重,但不可缺漏。

本道題目的立意適合從“是什麼”和“怎么辦”兩個角度結合來突破,即良心是什麼,我們該怎樣。也可從“為什麼”的角度突破。即我們為什麼要有良心,“良心”在我們為人、處世、立業中有什麼作用。

[審題示例]

第一組立意:

1、良心,是“真”的流露(說真話);

2、良心,是“善”的化身(做善事);

3、良心,是“美”的使者(心靈美);

4、良心,是“愛”的純真(給予愛)。

第二組立意:

1、修身養性時,“良心”就是不斷完善自己的美德;

2、齊家教子時,“良心”就是勸人行善、知恩圖報;

3、治國佐君時,“良心”就是竭忠盡智、澤被百姓;

4、平天下時,“良心”就是捐軀社稷、報效國家。

第三組立意:

1、良心是“孝”,對尊長的孝道;

2、良心是“義”,對朋友的義氣;

3、良心是“仁”,對他人的仁厚;

4、良心是“信”,對社會的誠信;

5、良心是“忠”,對國家的忠貞。

【評分要點】

(一)側重審題,側重強調對觀點游離的作文的處理。

(二)側重結構,對議論文和非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給予突出的強調。

(三)注重內容豐富性,注重觀點與社會生活實際的結合。

(四)重視思辨,對作文反映出的分析能力給予足夠的鼓勵。

【優秀作文】

良  心

尊敬的良心:

展信佳!

很早便想寫這封信。最近,有關商家良心的討論極其強烈,在高速化發展的中國,你和利益的競爭場面不斷上演,不知你心中作何反應?而在我看來,一直以來你似乎都處於劣勢。

記得書里曾記載過二戰的時候,你同利益的一場戰爭。當時,歐洲形勢混亂,一些科學界、文學界的名人竟受當局指使,聯名發表文書,稱德國使用的種種殘忍手段實屬正義。93個著名人士的名字排列在這拋棄良心的文書之下,而這一聯盟的對面,是以愛因斯坦為首的四名科學家,他們堅決反對戰爭,反對當局慘無人道的所作所為。這封《告歐洲人書》,只有四個人的名字,對比於93個名字,他們的良心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良心,一個人在亂世中想堅守你該是有多難?在愛因斯坦發表這份文書之後,他被視為瘋子,開會時他身旁的兩把椅子永遠是空的。他受著煎熬站在桌子的另一側,這煎熬,他是為良心受了。

你同利益的戰爭,為何總失敗的慘烈?讓堅持你的人越來越少,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利益?

在不久前發生的事情里,我更是難以尋到你的影子。廣東佛山,一個兩歲大的小女孩被車子撞倒,碾壓。司機竟只是踩了一下剎車,後便揚長而去。小女孩渾身是血的當街躺著,幾分鐘之間,先後十八個人路過,有人甚至回頭張望,但沒有一個人上前救她。事後有人採訪過那司機,他毫無羞愧的說:“怕賠錢。”

我似乎有些明白,人們都喜歡易得的東西,而你,良心,是需要承受很多壓力才能守住的。人們都是“聰明”的動物,誰也不願被政府迫害,誰也不願被人敲詐,惹禍上身,誰都願取那唾手而得的利益。

只是,當多少家因毒奶粉失去歡聲笑語的時候,當小悅悅因搶救無效而死亡的時候,我多希望看見你的身影,如果人們能看輕一點自己的利益,把你的成功當做自己的成功該有多好!

祝一切順利!

XX、1、7

良  心

“良心”一詞在當今社會高頻率的被使用,但遺憾的是卻總與賣假藥、賣假酒的連用。其實它指和自己行為有關的對是非善惡正確的認識。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正義的舉動,而這在當今的和平年代並不凸顯。所以反面例子很多。可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呢?

中國自古留住一句話,叫“文人相輕”。而戰亂之中的魯迅和瞿秋白卻肝膽相照,引為同志。魯迅素來是與同時代的文人“相輕”的,而瞿秋白也是名士一硬漢,只是文人相輕之後卻能促膝談心,到硬漢對同志也只有道義可言。所以兩人即使只有書信來往,友誼卻十分深厚。在危難中互相幫助,因為相對於外人而言,他們是一家人。這就是對是非善惡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行為,這就是良心所在。

不僅是中國人在危難中體現了良心的力量,外國人也如此;不僅是文人有良心,最“卑賤”的人也如此。比如莫泊桑筆下的《羊脂球》。

“羊脂球”是整個小說里良心的化身,她雖然被人們鄙視,卻有一顆愛國的心,卻有著身為法國人應有的良心,這良心又演變成了一種尊嚴。她既然發自內心的痛恨德國人,怎么能隨意的出賣自己的靈魂?她將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化為了自己的反抗,哪怕這力量極小,終究是對良心的詮釋。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事是要憑良心的。

還是莫泊桑筆下的人物,我們熟悉的馬蒂爾德,她是幾乎“敗”給了良心的,卻因良心成就了自身。十年艱辛,她始終憑著良心做事。丟項鍊在我們看來是多么小的一件事,但她卻因為良心的召喚一直在彌補她的過失,良心在她身上閃現著人性的光輝。。

如今的社會也有許多“良心”,比如方舟子用一人之力打垮了無數詐欺集團,還社會清白和諧。他們的做法確實很激進但是其精神起碼值得尊重。

作為當今的學生,我認為生來就應擁有一種社會責任感,這是古往今來中國文人共同的追求,“救人民於水火”是政客、詩人包括隱士的共同“良心”。而今,我們便是社會的良心,為給更多的人享福,也為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也許我們該回到良心的本意:善良的心地。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也是世間賢士共同的理念。我們,是社會的良心。

良  心

XX年初看到良心,不禁想到了各個商店高高掛出的良心價,良心,何必用嘴說出?說出的良心又怎能讓他人安心?良心是心不是嘴,外面良心裏面黑心,豈不令人傷心?人們說本著良心吃虧,昧著良心得到,其實本著良心的人,又怎會在乎這一點蠅頭小利?

旌盡風霜節,心懸日月光,蘇武可能不會想到,自己在北海憑著良心為漢家爭取的尊嚴會令之後兩三千年的中華民族挺起脊樑。由良心而來的正直,面對單于的威逼利誘,蘇武沒有出賣自己的良心。大漢生我養我,為大漢捐軀救國,視死忽如歸,又豈在乎這屈辱與折磨。正是他的良心不泯,正直的氣概才如長風破萬里浪,持節雲中何彷徨!齊太史憑良心直擊史實,司馬遷憑良心為李陵喊冤,魏徵憑良心直斥君過。自古雲伴君伴虎,但他們的良心令他們無畏強暴,盡訴衷腸,何來殞身不恤,自因心筆日月!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李白舉杯邀明月,東坡泛舟游於赤壁。他們何來如此灑脫?這三個本皆欲憑著良心大展宏圖,報效祖國,更污濁的俗世卻逼他們昧著良心卑躬屈膝,阿諛諂媚。世俗不要良心,我要世俗作甚?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東坡也無風雨也無晴,正是憑著良心為他們換來了一份濁世中的灑脫,而昧了良心,他們難免摧眉折腰,他們之高明正在於比世人多保留了最本質的良心,也正是這顆良心,讓他們得以輝映後世。

勇者無畏,智者無懼,然而懷著一顆良心的仁者卻是天下無敵。無數名家士人論及朝代更迭,興衰之理,大多的歸結點在於仁,而這仁字是“人二”,是人在想自己的時候顧忌他們,這不正是良心?隋唐之際瓦崗寨之興旺,在於立了一個憨直的程咬金為帝,憨直便不會昧良心,不昧良心自會顧及他人,顧及他人仁政自是應運而生,施仁政自是得天下之大道,這也正是無數農民起義轟轟烈烈的真正原因之一。但當農民富足,各自自顧不暇,多了多少算計便昧了多少良心,土崩瓦解,豈非人事哉?

良心是品行,是美德,更是一個人立身之本,一個國家興旺之源。良心讓人在順境得正直,在逆境得灑脫於天下。是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