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優秀作文:良好家教成就良好人生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話題,從早期教育家孔子到如今遍地開花的教育機構都詮釋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句黃金準則。然而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親職教育也是顯得至關重要。香港巨富李嘉誠的家庭就培養出兩個出類拔萃的人物。通過讓他們自立,懂得拼搏從而完成人生的轉變。李嘉誠的家庭你無法複製,可李嘉誠的家教你可以借鑑。優秀的家教是成功的鋪路石。

家教又可以理解為家訓,是一種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成長起著關鍵作用。無疑,當代是一個高速運轉的時代,我們隨時可能在無盡的信息和誘惑間迷失自我,成為垮掉的一代,非主流,嬉皮,嘻哈……一系列的精神鴉片,我們如何守住自己的底線,如何守住自己的精神核心和生存之道?只有牢記家訓,用家教來充當防火牆。

熟讀經典,我們知道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他的母親只是擔心年幼的孟軻深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荒廢學業,不惜舉家三遷。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至關重要。最後孟子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和他母親的睿智是分不開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牛頓三歲時,他的母親改嫁給一個牧師,而把牛頓託付給他的外祖母。牛頓的舅舅是劍橋大學的畢業生,他時常來探望小牛頓,並充當他的啟蒙老師。受舅舅的影響,1661年牛頓考取了劍橋大學。在劍橋大學牛頓學習優秀,掌握了大量的數學,幾何及天文學知識,為他日後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可以看到家教的影響是多么的巨大!這種良好的親職教育是金錢所不能代替的。在天津一個弄堂中,狹小的幾十平米房子住著五口人,可誰又會想到這裡會誕生出日後共和國的總理xx。xx誕生在一個極為普通的教育世家。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教師,談及他的孩提時代,他說他的家教極其嚴格,一旦做錯事就會受罰。可就是這樣苛刻的家教成就了他們。

無論是李嘉誠,還是不怕繁瑣三遷的孟母,又或是牛頓的舅舅,還是溫總理的父母,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嚴厲的戒尺,更看到家訓帶給人價值觀上的規範。在啟蒙的教育中,如一眼清泉洗滌人心。家教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卻受益不止。

我想所謂家教既在傅雷給兒子的一封封信中,又在曾國潘對兒子的訓斥中。當然更在千千萬萬父母對兒子的嘮叨中,在這些嘮叨中,我們成長,我們成熟。我們無時不在感受家教給人的影響,良好的家教也一定會讓你人生多姿多彩。